老张有着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他治班的能力可谓是全校出了名的。且不说年轻教师的佩服他,就连校长也是夸他班级管理有方法,也深得家长们喜欢。一个字,“严”。课下,别看看孩子们活蹦乱跳的,一见他就如老鼠见了猫一样,躲得远远的。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在他的手里,用不上半个学期,就得乖乖的给皈依佛法。因此,他的治班经验也得到了好多老师的效仿。不得不说,这样的老师还真有他特别的“绝招”!
可就是在这样的班级里,我们不仅看不到班级孩子们的朝气,就连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都是被弄得非常的紧张。孩子要谈发展,还真的很难打开格局。
在老张老师的潜意识里,只要老师能够拿捏得住孩子的“把柄”,也就是孩子犯错的确实证据,孩子是不敢乱作为的,即便是你能够编造十足的谎言,也是逃不过他的“法眼”的。事不过三,只要孩子们被拿捏过两次,第三次就不敢再犯。当然,孩子尝到了老师的厉害,他们也就收敛了自己,不敢再给老师对着干。
他的绝招就是在同学间安插“眼线”,让一部分学生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经常借助于讲作业给老师打小报告,以此来换取老师的信任,从而让那些使坏的孩子们防不胜防。
试想,在一个充满着被怀疑或被盯防的环境里,谁不会害怕。在一个经常生活在一个被人暗算的圈子里,谁会欣赏那些打“小报告”的朋友或同学。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还有格局可言?那些超越了教育的管理方法,怎么会有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如果我们还对未来社会有美好的期许,就让今天的教育发生一点变化。班主任是最可能让今天的教育发生变化的那个人。如果我们班主任打不开视野,停留在管住学生,治理学生的层面,我们的选择就是失败的,也就没有了孩子的未来。
首先,我们不能太功利。不要因为学生一时发展的一时的犯错或者发展的快慢而对学生另眼相看或是打入“冷宫”,要能包容孩子,相信孩子。
其次是不势利,不要因为学生家庭的穷通富达而对学生冷暖有别,有势利眼,看低孩子。教育者有个神圣的使命,就是尽力逆转社会阶层分化的代际传递趋势为贫寒子弟创设上升通道。
再次是宽容与大度,信任孩子。允许孩子犯错,相信孩子犯错是孩子的天性,这样,班主任的胸怀才会宽广起来,学生成长的也会看得到希望。孩子们也才会感受班主任善良的温度,这样的爱的传递也才会真的看得见。
其实,教育的本质原本就这样简单、明白!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们这样去思考教育,践行教育,或许我们离教育真的不在遥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