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 不仅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还是一门艺术, 乒乓球是身体的艺术,身体整体配合打出来的球才有美感。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生物力学和人体工学的击球,质量和稳定性才是最高的,也不会伤害身体导致运动损伤。接下来我将注意并逐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找球和移动中击球的意识,每一次来球理论上都没有完全重复的两个相同的落点,就是要注意步法的运用。要了解,每一次击球都是在移动中完成的,站着不动单线训练只是为了练习基本单项技术定型用,并不是最终训练的目的。
2、建立调节的意识,知道每个来球的弧线高低,速度快慢,力量大小,旋转强弱以及落点位置都是有变化的,回击球时就要做相应的动作调整。并不是像练习单项技术那样,每一个技术动作基本都是一样的。
6、建立松—紧—松的意识,处理好何时该放松,何时该紧张的关系。
7、总之,身体整体协调配合击球,移动找球的步法和手法的结合,对不同来球的调节能力,处理好放松和紧张的关系,是打好乒乓球首先要解决好的几大要点,本人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首先要意识到这几点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从现在开始就要不断的逐步的把这些理念用到平时的练球与实践中,对乒乓球的内涵理解的越深入,就觉得越有趣。
—————盘点菜鸟我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
一是发球存在很大问题:A.发球力量不集中,下旋不旋,手与身体的合力是千年等一回。B.发球变化很少,基本只会发下旋,侧旋看心情,偶尔能发发。C.发球动作不大对,右手手肘不要离开身体。二是击球后基本不还原,偶而还次原,还较慢。三是正手攻球、正手拉上旋与正手拉下旋、反手横拨不够稳定。四是不大会接球,不会根据对方的拍型与触球点判断来球的类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