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淅淅沥沥、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久违的阳光,今日终于穿透云层洒向大地。起床后,我的心情受阳光的感染顿觉十分愉悦。我和老伴吃完早餐,合计了一下,两人便决定趁这久违了的好天气,选择一起去陕西吴堡的石头城与柳青文化园走走,也算不负这秋日的美好时光。
收拾妥当后我们便驱车出发,直接驶入青银高速,一路坦途,不到四十分钟就抵达了吴堡辛家沟收费站。出了收费站,路况便换了模样——一条坑坑洼洼的山间公路蜿蜒在群山之间,车轮碾过软土混杂着碎石路面,虽然有些颠簸,倒也添了几分乡土野趣。就这样慢悠悠行驶三十多公里,路旁的房屋渐渐染上了陕北特有的质朴气息,寺沟村到了,柳青故居就静静坐落在村头的半山上。
走进柳青文化园,园内的“文学之门”是由柳青的多部经典著作仿本,用混凝土垒砌而成,创意独具匠心。园内的柳青文学馆收藏了极为珍贵的文献,包括柳青不同时期的作品版本。
抬头映入眼帘的就是几间青砖灰瓦的陕北窑洞,院墙由黄土夯实,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故居院内,一株老槐树的枝叶舒展着,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竟像是能看见当年柳青先生在此伏案写作的模样。五孔窑洞里陈列着先生的手稿、旧物,泛黄的纸页上字迹工整,字里行间满是对陕北土地的深情,那些关于《创业史》的创作故事,伴着导游讲解的话语,仿佛将我们拉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我和老伴儿慢慢踱步,看着墙上先生深入农村、与乡亲们同吃同住的老照片,不禁感慨:正是这份扎根土地的坚守,才让文字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离开柳青文化园,我们继续驱车前往吴堡石头城。车子沿着黄河岸边的山路前行,窗外的黄河水奔腾向前,与岸边的黄土高坡相映,尽是西北大地的雄浑壮阔。不多时,远远便望见一座依山而建的古城,整座城由青石垒砌,仿佛从山体中自然生长而出,这便是吴堡石头城了。
石头城的历史很厚重,这座石头城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整座城从城墙、街道到民居窑洞,几乎全部由石头砌成。东城墙下的黄河绝壁是观赏山河壮景的绝佳位置,历史上日军曾隔着黄河炮击石头城,留下的弹痕仍清晰可见,无声地对来到这里的人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拾级而上,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的已伤痕累累。城墙之上,垛口、瞭望孔依稀可见,不难想象当年这里作为军事要塞的森严。站在古城之巅,俯瞰黄河滔滔,对岸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秋风拂过,带着黄河水的湿润气息,让人顿感心胸开阔。城内的建筑大多保留着原貌,石墙、石院、石窑洞,处处透着古朴沧桑,偶尔遇见几位古城的保安和保洁,坐在石墩上晒着太阳,啦着闲话。那份闲适与宁静,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夕阳西下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回望吴堡的方向,柳青文化园的质朴与石头城的雄浑交织在记忆里,这一日的行程,不仅是赏景,更是一场与历史、与文学的对话。阳光正好,岁月安然,这样与老伴同游的时光,大抵就是晚年生活里最享受最温暖的模样。
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