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慢,大致大家都会想到这几年很火的木心的这句诗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虽然也常常说以慢致远,但落实到生活依然说风风火火,毛毛躁躁,比如对于孩子诸多催促,比如因为前期拖延导致时间临近的慌乱急躁,通常体验感很差。昨晚无意中get到慢的要义。
秋浓蟹膏肥,又到每年蟹黄膏肥的季节,但于我无感,不是很喜欢,因为觉得吃起来麻烦,多半是草草了事。昨晚周五想着时间从容点,买了几只回来,缓缓吃饭聊天,孩子终究也是慢不得,匆匆吃了便和爸爸出门晚自习去了。或许是本周急的事都完成了,心里没那么急,也不想刷手机,就独自缓缓品食螃蟹,每个部位都细细品尝,渐渐觉得自己之前吃的都是假的吧,为何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丰腴肥美鲜香?难道进食也能吃出心流吗?但那时确实是安于当下,还起身冲泡了姜茶,边喝边吃,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那种感觉与前一个月我细读某一本书的感觉一样。平时呢,急得起身收拾碗筷送入洗碗机,心里想着快点把家事料理好,坐回工作台或出门去运动。因为我们对时间有分别心,区分了做这个的时间,做那个的时间,其实时间只有一个属性,活着的时间。第一次体会到因为慢的内心充盈。

由此也想到《学会吃饭》一书也叮嘱我们,有意识地放慢吃饭速度,细细咀嚼,既可减少摄入量增加饱腹感,更可品尝食物本身,比如大米和馒头咀嚼后自身的甘甜,我们很多时候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孔老夫子也说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前两天我们做的读书会上分享的,坚持慢慢吃饭,体悟每粒粮食后面的付出,这不是鸡汤,是去这么做了,放入一些心思,确实能够抵达的感觉。需要我们慢慢,才能体验得到。
做事以实,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过着急。还有,慢就得少做一些吧,慢再求多,那焦虑是免不了,少就需要自主屏蔽一些信息。近期,还有一个断舍离,不点不看视频号。对于大家每次都要谈孩子的方面,我的理解是:晚熟的果子更甜,慢慢熟。知易行难,常闻道,常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