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写我的父亲,总觉得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可是,仔细回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形象却不那么清晰。不得不承认,我还是不太了解他!
昨天无意中听到李健的一首歌《父亲的散文诗》。他用惯有的浅吟低唱诠释,将故事慢慢铺陈,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含蓄内敛的演绎,可是,在他的歌声里,每个句子敲打着心扉,听到了那一代人往昔生活的艰难和无可奈何,看到了如今老得像影子的我的父亲和他曾经青春时光里的沉重!走在大街上忍不住鼻头发酸,泪流满面。
这首歌促使我要写出我的父亲,哪怕不能拼凑出他完整的样子!
(一)
我的父亲生于抗战胜利的那一年农历六月初六,家境现在看来应该算是小康之家,大概无衣食之忧吧!他是长子,是家里的宝贝,隐约记得奶奶在世时总说父亲的金锁片如何如何!可是,随着解放后接踵而来的土地gg及各家成分的划定,他的美好童年就戛然而止了——殷实的家境带给他硕大的帽子——dz!哪怕这份殷实是几辈人的辛勤与汗水!突然间就成为了人人皆可踩一脚的、最底层的hwl!暗自庆幸那时的父亲仍在懵懂中。
后来,他上学了!据说,他上学时歌唱得好听,经常在学校文艺活动中独唱。学习也很好,有多好,我也不知道,只是隔壁的一个老太太曾在幼时的我面前说“你们现在这叫啥学习好?你爸和你化哥那时人家才叫好呢!整个大兆原上都有名呢!”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当年的场景、甚至老太太当年在门口凳子上坐着的神情我都记得!再后来,初中毕业了,他没考上高中!是马失前蹄还是成分影响,不得而知,总之,他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生产队劳动,他平日里谨言慎行。还好,宽厚仁爱的性格没有带给他更大的灾祸,似乎如同那个时代所有务农的青年一样为一口总也吃不饱的饭劳作着。但是他的家庭成分再次在关键的时刻影响了他的命运。良好的表现为他赢得两次招工成为工人的机会,每次支书、社员们都同意,但最终都是空欢喜的结局!一次是只等填表的时候,生产队长把机会给了同队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另一次更绝,他甚至放言“我们队哪怕少一个名额也不能让dz的狗崽子去!”于是,被同村另一个人顶替了!这两次招工的结束,意味着父亲彻底成为了一名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