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脱离“舒适”的错觉怪圈

脱离“舒适”的错觉怪圈

作者: 岩瑞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3:25 被阅读0次

       看了剽悍一只猫公众号推荐的“你还要在“舒适”的错觉里活多久?” 这个话题恰好是我这两周所经历过的事情,在舒适圈里待的太久已经麻木了,用思想上的勤奋掩盖在行动上停滞不前, 很多情况下心情莫名开始焦虑,心慌,害怕失去一切,最严重的哪一天是在切菜的时候,心慌焦虑不安使得手不停地抖动,把手指切掉了小块肉,内心已经焦虑到了极点,也即是那一天,我什么都没做,躺在沙发上安抚自己,分析焦虑的来源,体会自己的感受,想办法平复,各种原因理由行动方案冲刺在脑海中,不断的筛选,否定,最后我发现自己内心要做的就是静下来,把让自己焦虑的事情完成,而不是不停的责罚,悔恨, 其实每个人都有面对焦虑、压力的处理方法,我近期习得的点是不要在没做之前去想后果结论,先搞定自己的情绪,突破现状,做有更多挑战的事情。

    今天引入这篇短文是想我们每个阶段都会进入舒适区、很容易陷入焦虑怪圈,非得到了焦虑极端才逼着自己前进,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很多时候又随波逐流了,那怎么能够长期保持不陷入舒适怪圈的状态呢,主要是从人体健康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进化的原因、明显的证据和该过怎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讲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当前的状态,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进化的原因: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旅途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汗腺帮你在不同的高温环境下散热、肠道的酶助你消化各种食物、大脑帮你在复杂环境下加工信息。只要稍加思考,你就可以想出成百上千种“适应”。这是个体能够生存和繁衍的原因,也是受到各种压力刺激后的表现。

比如,在面对生存的压力时,最早的人类祖先从猿类分化出来,进化成为直立的两足动物,解放了双手。这样他们既可以用手采集更多果实、携带更多东西,还可以更好地使用石头或棍棒自卫,攻击猎物或驱赶猛兽。压力一点点改变着人类的行为和习惯,给人类文明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环境有多残酷,我们就有多坚强。”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人的耐受力。就像大桥一样,设计师总会在修建时,给它设计比实际更高的承重力。因此,除了肢体的解放,我们还应该看到,比如现在习以为常的沟通,从古猿角度讲,需要他们很费力地调动大脑,借助肢体及语言理解力、信息传递力和信息判断力等。什么方位有水果?哪个地方能打猎?什么位置有危险?都是他们长期尝试、不断试错并付出很大代价后的结果。那些追求舒适的,统统都会被淘汰掉。

  明显的证据

拉回视野,我们审视当下。个体成长是基因和环境之间大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不管是精神、肢体还是器官,它们只有时常遭受压力,才会促使它们产生解决压力的需求,并提升适应性。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肌肉和骨骼。

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经常做力量训练,那么你的手臂肌肉就会感到疲劳,在压力下变得更粗大、更强壮。相反,如果你卧病在床数月或数年,肌肉就会萎缩。

而骨骼变化周期则较长。小时候奔跑较多的孩子,腿骨发育得较厚;经常咀嚼较硬食物的孩子,他的颌骨也发育得更好。可是这种“骨成长”到成年后就会达到峰值,女孩大约在18至20岁,男孩大约在20至25岁。从那以后,骨骼虽然还在生长,但已经开始出现骨量流失的问题,直至余生。

这时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呢?数十项研究证明,高水平的负重活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人的骨量流失率,而且在高频的活动刺激下,甚至可以实现骨量流失的“收支平衡”及一定程度的逆转。

当然也有很多建议是,多食用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或药品。可临床数据显示,仅仅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并不能预防或逆转骨量流失。毕竟摄入不等于吸收,还必须给骨骼施以一定的负荷,这样才能刺激骨细胞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舒适的明显证据。

 该过怎样的生活

有种观点叫失配假说,它是指目前人体的许多特征并不适合现代环境。比如,骨质疏松症引起了美国超过1/3的老年女性骨折,但这种疾病在近代以前的老年人中,非常罕见。除此之外,还有肥胖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以及越发年轻化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二者都和过于饱足的饮食有关。

这些证据表明,我们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不是太大,而是太小,小到给各种“懒病”提供了温床。没有负荷就没有成长,活动少、思考少、吃得多和喜欢追求舒适都是错误的生活方式。而多数人眼中的自己压力大,不过是耐受力差的情绪错觉。“压力”这两个字下面隐藏的只是“不想干”。所以,当他们越去寻找舒适,身体就越差,做事也就越提不起兴趣。“沙发病”、“空调病”和“焦虑症”就是这么来的。

恒温20℃的房间、张手即来的美食及柔软的沙发和床,从个体进化的角度讲,这些所谓的舒适都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打造有助于个体成长的环境。选择相对硬质的床和凳子;尝试穿薄底鞋,刺激足部神经,提升身体感知;不要太洁癖,从而强化免疫系统等等。在环境赋予的各种小压力下,让身体不断适应并提升,才能收获健康。

      总结一下,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系统,“用进废退”是这个系统的运行规则。在认清这个规则的基础上,好消息是,精神上的懈怠可以克服;而坏消息是,身体上的很多问题却是不可逆的。所以为了过上健康生活,早点从自己的“安乐窝”里走出来吧!

相关文章

  • 脱离“舒适”的错觉怪圈

    看了剽悍一只猫公众号推荐的“你还要在“舒适”的错觉里活多久?” 这个话题恰好是我这两周所经历过的事情,在舒适...

  • 零售部本来的样子

    就是这么无聊,就是这么没劲! 然后呢,学习python 学习财务分析 学习CPA 脱离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

  • 穿越舒适的怪圈

    穿越舒适的怪圈 重新走过苦痛 才能带来新的曙光 幸福从来都不是在幻想的城堡里 挥汗如雨 披荆斩棘 只要指引的是一颗...

  • 脱离舒适区

    成长就是脱离舒适区,没有痛的代价,哪有收获。 小时候听伊甸园故事,觉得蛇真可恶,为什么要诱惑人犯错。大了以后明白,...

  • 脱离舒适圈

    因为无所事事,导致晚上刷手机睡不着,白天又睡不醒,婆婆做好饭了,我却因为昏睡起不来,作息已经完全打乱,感觉这样的日...

  • 脱离舒适圈

    因为无所事事,导致晚上刷手机睡不着,白天又睡不醒,婆婆做好饭了,我却因为昏睡起不来,作息已经完全打乱,感觉这样的日...

  • 脱离舒适区

    刚刚跟好友在微信群里抱怨完,最近的工作占用了太多的时间,真的好忙,我还说忙才证明有价值,工作的忙是证明自己有价值,...

  • 脱离舒适区

    最近到新办公地点办公,虽然地处偏远,但是比早期也要好一点了,布置收拾之后也挺温馨了。只是现在暂时还是不太适应,远离...

  • 脱离舒适区

    标题:脱离舒适区 读书日更Day 315《万万没想到》万维刚 001 脱离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

  • 舒适圈是安逸,能力圈是积累

    四词故事:舒适圈,错觉圈,能力圈,影响圈 舒适圈是安逸,错觉圈是判断,能力圈是积累,影响圈是认可。 舒适圈是安逸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脱离“舒适”的错觉怪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r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