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耽典籍,若啖蔗饴

作者: 灵兰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25-01-22 14:30 被阅读0次

今天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读到曲老师分享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从小身体弱,长大了也不是很聪明,曾经参加三次乡试都没有成功,但是李时珍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在《本草纲目》原序中写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时珍虽然没有考上乡试,但是他学习经典,就如同吃了甘蔗一样甜蜜。

这一点我觉得很像我自己,我当初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毕业。如今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诵读和学习经典,在经典的沐浴下,喜乐安宁。

今年我的读书计划就是反复品读《黄帝内经》、《道德经》和《易经》,并且尽量抽时间学习和思考,做读书笔记。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养生之道,从而智慧生活,尽量把生活中遇到的小毛小病消灭于无形。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小毛病,那么自然就不会让身体出现大毛病。因为中医中有个重要的学问就是“治未病”,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疾病从何而来呢?

而且很多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所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非常重要的事。至于怎么调整,就和自己对健康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继续来看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喜欢读经典,涉略广泛,博览群书。并且喜欢做笔记,这为他撰写《本草纲目》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虽然很多中医老师说《本草纲目》并不是学医人的必读书单,但是《本草纲目》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为了能够让《本草纲目》这本书出版和流传后世付出了三十多年的心血。所以说专业和专注一件事,能够让人取得成功。

至于我读经典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不至于浪费光阴。其次是想借着经典的光芒找到真实的自己,让自己不枉此生。

同时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我一样,加入经典的诵读与学习当中,做一个有根的人,打造书香家庭,带领孩子成为经二代,让经典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人。

至于最终能否有所成就,我觉得不是一个重点,重点是我每天坚持的这个过程,就非常的有意义。

相关文章

  • 许联斌老师益风微课堂——《地理啖蔗录》水法篇

    益友们,晚上好,我是益风许联斌,下面是益风公开课《地理啖蔗录》 水法篇的语句分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理啖蔗录...

  • 【看老乡臻品】滴滴康硒醋,浓浓健康情

    枸树山木,其状如栌,高大如白杨,枝柯不直,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

  • 蔗汁

    常安路的鲜榨蔗汁 以前一入秋,就随处可见卖甘蔗的三轮车,也经常见到有人把甘蔗用牙撕扯外皮,细嚼蔗肉啖汁而食。不过现...

  • 食龙眼(新韵八寒)

    龙眼悄开恣意甜,蜜饴满齿馥心田。 荔枝三百食无味,一啖福圆似醉仙。

  • 几何

    岁月何以长 汝之青丝 从容生长 漏之滴水 徐徐坠落 且缓缓啖之 若苦似甘

  • 《地理啖蔗录》之龙虎公位

    原创:邓从云,中国洛格风水掌门人。 地理房份对应的龙虎,主要有两种分法。一种是金锁玉关,讲究东青龙西白虎南...

  • 甘之若饴

    终究是寂寞的,就像是她说好的许诺,我独独记着,他时重提,往事已去。她不久就要离开这里,我又在想要些什么呢 今晚见了...

  • 甘之若饴

    岁月总是太匆忙,不知不觉蒙上了风霜,人生偶尔会薄凉,而我们却依然深情一往。爱过恨过才明白,流光最会把人抛,内心要学...

  • 甘之若饴

    每当你朋友圈有更新, 甚或只是一个赞,一条评论, 在时间的跨度上,我知道这一刻的你真实存在。 此刻的我,获得了某种...

  • 坦荡

    如果坦荡,大概天下,识君的人就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交,哪怕淡如水。也是甘之若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耽典籍,若啖蔗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sc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