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每次买完东西回来之后,奶奶总要问问我这个要多少钱,而每次当我把实际数目告诉她时,她总要说一说:“怎么会这么贵,只怕是别人喊出什么价格你就什么价格买下来了吧。”我也点了点头,心想不就是这样吗?“你要讲讲价啦,做生意的最狡猾了,越是看到你们这种小孩子就越是把价格喊得高。”于是我也渐渐地知道了要去讲价,但是由于我拙劣的技巧,每次讲价总是被一些生意上的套话:“不能降了,这已经是亏本卖给你的了……”给打回来。不过渐渐地,随着买东西多了,我就知道了做生意的推脱的套话就那么些,而且他们说这种话底气也不足,明显是硬撑着的感觉。
终于,在高中的时候,我又一次的要去买东西了,又要与商人“斗智斗勇”了,这次是帮妈妈买熬中药的药壶,刚进入商店我就拿起一个插电的大药壶并向男店主询问起了价格,因为那时候在乡下,东西都没标价格,男店主看了看之后仰头作思索状:“七十吧”。听到这个“吧”字,心中十分开心“终于给我找到一个不怎么老套的老板了”,随后我故作了惊讶状,“七十元啊!这么贵的啊?”男老板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拆穿了,没说话,只稍微“嗯”了一声。我随后看了看这个药壶,把它各方面都看一遍之后又向这男老板说:“五十吧,五十卖不卖?”男老板感觉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连应付着,“我去问一下好吧。
只见这男老板在一房间门口喊了几声后,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出来了,估计是他的妻子吧,这妻子明显老套多了,“卖五十卖不了嘞,我平常都是卖七十多,八十的,我老公可能看你是个小孩才只要收你七十元的。”我知道她们只是故作腔调,我也硬了硬语气:“五十啦,这个最多卖五十啦。”我随即指着旁边一个不插电的小药壶,“这个都只要十多块,这只是装了个加热的东西,五十可以卖的啦。”女老板可能是觉得五十赚钱太少了,还在继续说着一些套话,“卖五十要亏本嘞,你随便在哪家店去问都不止这个价啦……”。我觉得可能五十难以买下来了,就说着,“那不然五十五吧。”女老板一时似乎不知道说什么来推脱了,一下子语气弱了许多“五十五也不行的,嗯……”。男老板为了缓解尴尬就说,“五十五就五十五啦,就这样卖给他吧。”“好吧,好吧,那就这样吧,这年头生意也难做了啊~”女老板在最后还是摆出一副吃亏的样子,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手。
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我也以低价获得了我的战利品,也或许本来就应该是这个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