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乡早已成为我的异乡,而我的故乡——这个她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小镇却已成为母亲的故乡。于母亲而言,那孩提时生活的小镇和如今定居已久的小镇,没有区别,同样是根, 同样让人梦回魂绕。
记得姐当年要报考深大时,因为户籍问题,录取分数差了几十分。姐便向母亲提议将原来的农村户籍改为深圳市户籍。母亲拍案而起,原本欢欢喜喜的谈论一下子被拉黑了——“我们是农村人,根已扎实!我们永远属于这片土地!”长灯的光照在她那黄蜡而黝黑的脸颊上,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如此较真,一脸严肃。乡根于她而言,就像印入血液的烙记,是那么刻骨铭心。
我也第一次对于“根”有了自己的认知,它像一条锁链,将我们这些小人串在一起,构成一个环,让人有了归依。
记得小升初时,那时我报考了区中学,但我完美落榜了。我接下来所面临的是直接升上镇中学。而这是我所抵触的。镇中学已饱经沧桑而教师总是跨科教学,不专业。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那么好。我便在家闹着要去外镇读书,母亲一开始是同意,因为外镇的教学的确比本镇好。当我心喜万分时,母亲却反悔了——“我们本镇就该为本镇争光 ,当你自己的实力足够时你就不用来用自己的乡根作为挡箭牌了。考不到区中,那就顺其自然而上。”我失望至极,生着母亲闷气,感觉母亲古板极了。而现在回想却恍然如梦。是的,我的实力不足,姐的实力不硬,我们却总报怨脚下这片土地的束缚。好在,时光重新给了我一次机会,因人数不足 ,区中降低了分数线,我踩线而进,为这个温馨小家带来了荣誉。
脚下的这片土地呀,你是多么让人着迷,我远在天涯而心在你这呀!
母亲离开乡土已久,当初家庭的压力让她不得多次离开打工,停留的机会少之又少,记忆也没多少。而她却时常提起 ,仿佛近在眼前,毕竟那是她的根,她的乡根。
母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那改革新局面的千千万万创造者之一,她的汗水散遍了千山万水,但她每一步都是急匆匆的。母亲总说羡慕我们有那么大把而长期的时间踏在脚下的土地。
她说——“真好。”
是呀,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