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武姿仙居
原文: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①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搬弄是非者,不去听自然就无。所谓的不听,并不是故意的装聋作哑,忍气吞声,而是以超然的态度观之。
要想远离是非,就要自己做到不无事生非,对于别人的是是非非听之则已,切勿成为是非的传播者。
②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愿做正直的事即便没有成功,也不可做邪门歪道的事来谋取盈余。古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做人应当有气节。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相传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为“盗泉”,忍住了口渴不喝此水。正是因为对“盗”的鄙视,所以宁愿忍受口渴。孔子用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做人的道理。虽然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却成了流芳千古的佳话。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出自《礼记》:一个逃荒的人,因为受到富人的不礼貌的待遇,而不接受他的施舍,最终宁肯饿死也不受那嗟来之食。
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要守住道德底线,不可做那见利忘义之事。
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出自: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意为宁愿相信这件事确实发生过,不可相信这件事没有。古人对鬼神之说向来比较认肯。我们可以从事情发展来看,偏向坏的方面,多做准备总是好的,哪怕是无用功。
④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
自家的篱笆院墙和茅草屋舍的风光很好了,即便是那些道观院墙和寺庙僧房也比不上。
竹篱茅舍虽然简陋,但是住得舒坦,道观僧院,虽然香火鼎盛,人来人往却不如自家的茅屋自在。
这句话告诉我们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去仰望别人的幸福。
⑤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命运,沿着各自的生活轨迹前行。有喜有悲,有苦有甜这才是人生。所谓的“终须有”和“莫强求”,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的生活哲理。
过去的繁华,路过的风景不要太留恋,生活仍须负重前行。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得不到。学会放下,才能感受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
⑥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道观寺院迎接神仙贵客,学堂里隐藏着宰相儒士。在寺院里经常有仙客出入,宰相之才的人大都出自书斋之中。可见一个人的生活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格局。与高雅的人交往,自然能够提高你的层次,提升你的人生格局。
⑦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庭院里种着供凤凰栖息的竹子,水池里养着可以变为龙的鱼。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要想成为人中龙凤,就要去结交那些优秀的人。
⑧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交朋友一定要找学识本领胜过自己的人,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交往如同不交往一样。从表面上看,与自己强的人交朋友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
不过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与人交往时要多学习他人多长处,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⑨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久别重逢相聚三五日后,感觉就不同了,不仅亲切感少了,激情也没了。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谁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初见时的那份激情。这也恰恰说明了你们的感情实际上并不深厚。
如果两个人真的很在乎彼此的话,就无需担心时间的久远,距离的阻隔。
⑩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人与人之间的情份就像水一样有高有低,世间的事情像云一样忽聚忽散,难以琢磨。
A和B是一对好朋友,大学里她们一起去上课,一起去食堂打饭。一块儿逛街,一块儿做兼职。毕业了虽然A去了不同的城市,但两人的友谊并未停止,A会到B的城市去看她,B为了A的生日特地跑到她所在的城市,A感动得泪眼汪汪。
后来由于工作忙的缘故,B发现好久没有联系A了。发了消息过去,A只是敷衍了几句,后来竟不耐烦的说了句:“你调查户口吗?”
看到这样点字眼,B有些傻眼了,自己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即使曾经再好的关系也会变得风轻云淡。
当你还停留在原地,那人早已远去。事实变化无常,愿你在乎的人也如你般在意你。
-作者-
武姿仙居,90后闲人,幻想仙人般的理想生活,爱追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