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暝眩释疑
论暝眩(二)

论暝眩(二)

作者: 付春磊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23:10 被阅读130次

暝眩产生的病理机制

      暝眩产生的病理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它可以根据病邪的性质,发病部位,邪正力量的对比情况,出现各种不同的暝眩现象,产生不同的病理机制,本文主要讨论其基本的病理机别。

      金元时期的临床家张从正指出:“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疾病的发生发展实质上是邪正相争的过程。邪气一旦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无论强弱,都会起而与之对抗,奋力驱邪外出,以维持正常生理平衡。若感邪较重,或正气较弱,或邪正势均力敌,正气一时不能驱邪于体外之时,则势必形成邪正交争的病理局面。

      邪正交争又必然使脏腑经络气血等有序的正常运动遭到破坏,引起气机紊乱,发出气机阻滞,闭塞等病理变化。这一病理变化不仅见于外感疾病,同时亦见于内伤杂病,如情志、饮食、痰饮、瘀血或某些原因所造成的脏腑功能的减退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气机阻滞,气滞不但加重了这些病情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气滞而阻止了邪气外出的通道。这是邪气长期稽不去的基本病理因素,也是容易发暝眩的基本条件。

     

      暝眩之发生就是疾病治疗过程中,人体正气突然得到有力治疗手段之援助,而奋然蕨起,驱逐邪气,以恢复机体的平衡。但是由于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邪气一时不能速去,邪正斗争异常激烈,从而出现了诸如心烦、郁闷、头眩、目暝等一系列难以预料的不快反应。一俟气机通畅、邪气即迅速以汗、吐、下等形式被排出体外,随此之后反应现象减轻或消失,主体疾病出现好转或痊愈。

      另外,由于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邪气一时不能迅按其正常通道排出体外,只得循其它易于逃遁的途径外出。就在邪气从其他途径外逃的过程中,出现了与治疗法则相违背的药物效应。具体地说,如表证发汗,不见汗出而反见鼻衄而解;又如水饮内停,三焦气化不利,行通陽利水法后,不见小便通利反见汗出而解。其鼻衄、汗出等都是惊于治疗法则的药物效应,也均属于暝眩的一种表现。

        头眩目暝是暝眩的常见现象,它可以单独出现,亦可以伴随其它反应现象同时出现,但并不是必备的反应现象。对它的发生一般多认为是由于邪气外逃之时,气机上逆搅乱精明之府所致,但笔者认为头眩目暝之发生,更多情况下是由于正气奋然蕨起,拒邪外出之时,突然改变了机体的内环境,出现陰陽之气一时不相顺接所致。

      暝眩之发生,预示着邪气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被排出体外,亦预示着疾病将迅速地好转或痊愈。

      以上只是笔者所作的初步的、浮浅的区分,详细的、深入的区分,将是临床工作者今后研究的课程之一。

        摘自《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1期

 

相关文章

  • 论暝眩(二)

    暝眩产生的病理机制 暝眩产生的病理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它可以根据病邪的性质,发病部位,邪正力量的对比情况,出...

  • 论暝眩(一)

    药物“暝眩”之说源自《尚书》,其后在我国历代医学文献中虽有些病案记载,但很少明确提出“暝眩”一词,其实质性...

  • 暝眩反应

    如果你重病缠身或久病不愈,服中药无数,却从来没有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难好;你还没有碰到真正的传统中...

  • 商鞅变法与暝眩反应(一)

    以医寓政,从疾病治疗中出现的暝眩反应入手阐述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的启示,对于疾病来说,正气恢复是暝眩反应...

  • 商鞅变法与暝眩反应(二)

    一.正气恢复是暝眩反应的前提条件,人民福祉是变法可行的前提条件 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反应如腹泻、呕...

  • 伊雅净食健康管理日历——瞑眩反应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也就是说不起暝眩,即病不愈。 瞑眩反应正是人体阳气调动起来修复机体的...

  • 疾病好转瞑眩反应

    瞑眩反应: 中医有”不起暝眩,症状不愈”的说法,当人体体质得到改善时,会出现各种症状及反应,反应因人而异,有的很轻...

  • 《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暝眩反应,“药不瞑眩,...

  • 商鞅变法与暝眩反应(三)

    二.暝眩反应是顽疾向好的必经阶段,尖锐斗争是变法推进的必经阶段 即使满足了治疗的前提条件,但在疾病转归过程...

  • 商鞅变法与暝眩反应(四)

    三.效不更方是顽疾痊念的最终保证,久久为功是变法成就的最终保证 厥疾,指的是沉疴顽疾,它不是短时间形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暝眩(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wj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