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表达时,故意不把话说得绝对,理解上可上可下、可宽可窄、可此可彼、留有余地,这种修辞方法叫作伸缩。语境伸缩是指语言单位(如词语、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会根据上下文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使得语言能够适应不同的交际场景和表达需求,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和灵活性。
(9)教学楼是不完整的,宿舍楼是不完整的,图书馆是不完整的,食堂是不完整的,除去那座朝大门招手的巨型塑像。(陈村《大学·风俗画》)【文中所说的“不完整”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含义,语意含混而简洁。人们可以意会,却难以明说。也许是这位刚入学深造的作家只是在描述自己的一种感觉,而不愿对学校作过多挑剔的评价,所以用伸缩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一种情绪。】
(10)老医生把刚才擦他眼角的手绢递给我,含蓄地说:“叶涛!中枢神经用不着那么紧张。中国有八九亿人口,出卖灵魂的败类,只是这个数!”他伸出五指中的小拇指,“,……不,不该对你说这些东西……”(丛维熙《献给医生的玫瑰花》)【五指中的小指只表示少数,“这个数”究竟是多少,没有说明。语意虽然伸缩性很大,但是意思却是明晰的。可见,伸缩语并非就是晦涩语,它是在语意显豁明晰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和表达题旨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11)我只惦念着叶老(叶圣陶),据说他老人家是肺炎,但不发烧,而且心肌梗塞。我心中不安,大夫们一到我病房,我总问叶老怎样了?大夫们总说“还平稳”。我很熟悉并且了解大夫们的“语言”,他们总是尽力宽慰病人的,若是不说“好多了”,情况就是不大好,我听了就默然……(冰心《哀悼叶老》)【“还平稳”是一个含义宽泛,语意伸缩性很强的说法。大夫们不直言病情的好恶,而以“还平稳”应答,既符合医疗规定,又安抚了询问者,语言委婉含蓄,显示许多心理技巧。】
(12)生宝站住笑着,思量着:怎样给有万说明女方给他的印象呢?几句话说不明白。女方给他的印象既不是简单的“满意”,又不能说“不满意”。(柳青《创业史》)【生活中,有时对人的印象往往不是一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判断。“满意”与“不满意”之间存在着让人难以断定的状况,伸缩手法真实而细腻地描写出梁生宝的这种矛盾心态。】
(13)人,是多么复杂啊!一切一切事情,决不会像刘世吾所说的:“就那么回事。”不,决不是就那么回事。正因为不是就那么回事,所以人应该用正直的感情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就那么回事”好像有“一切都无所谓”,“把一切都看淡些,别太认真”的意思,但又没有指明其确切内涵与外延,属于范围宽泛的语意伸缩。它可使听者似有所悟又难以捕捉言者确定的用意。】
(14)日常的寒暄招呼,有时很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基本心态。“老李,最近好吗?”“马马虎虎吧。”这是平日在北京胡同,上海里弄里常常可以听到的对答。到美国一两年后……当人家问我“最近好吧?”我便答曰:“马马虎虎吧。”不料美国朋友常会“叫真儿”起来,非常关切地注视我一眼,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弄得我很窘。(苏炜《厨房里的哲学》)【“马马虎虎”是人们对两难判断的一种折衷说法,语意宽泛朦胧,含有“不好不赖”、“还能凑合”之意。但有时也用作不愿说明真象的含混应付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某种民族性格。对于开朗的美国人来说,自然会感到莫名其妙,由此可见伸缩修辞的民族色彩。】
(15)今天,西方文化思想如潮涌来,我们如何对待呢?去拿什么而不拿什么,恐怕是一个颇费斟酌的事。(谢公望《重读〈拿来主义〉》)【“颇费斟酌的事”是一个含义宽广,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伸缩语句,使人感到拿来主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争议性、艰难性及其重要性,并给读者留下宽广的思索空间。】
(16)一缕颇带凉意的甜香从喉头经过,注入他的胸部,立刻走遍了全身,泛起一种不可明说的畅快。这是他屡次经验过的。但随即有些新的异样来了。(茅盾《追求》)【“不可明说的畅快”和“新的异样”是两种难以捉摸的感觉,不可直白,只能意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心理规律和心理现象的真实反映。运用伸缩语加以描述,不仅能够真实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给读者制造了一个广阔的联想空间,增强了语言的可品味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