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工作很多年,也深知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更感叹当下的环境下,能够认真追求理想,实现梦想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忙忙碌碌的很多人,都只是表面看起来很忙碌。我们努力的程度如此之低,远远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如果可以90%的用心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足以战胜95%的人。
关键一、准确定位——工作时你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人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和工作的关系,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企业到底处于一个何种的依存关系。
我们从校园毕业之后,直接踏入工作岗位。面临角色转变和技能需求,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骤然加大,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这对日后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能够干好工作的第一步,一定是重新思考和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所在的企业。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自己主动的去适应工作岗位,沉下心来,不断的努力学习。身边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努力适应岗位,踏实的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才能在后续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逐步提升自己。
认识岗位,认识自己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企业分忧,为老板分忧。
如何为老板分忧?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学会揣摩和领会老板的工作意图;办好老板交办的事项;不打听、讨论老板的隐私,保守老板的工作秘密;不传闲话;为老板担责;关键时刻出招等等
关键二、勤奋刻苦——罗马不会在一天建成
在职场打拼多年,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这个世界没有最聪明的人,从长远来看,只有勤奋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应付工作的人,往往可以在一时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如同长跑一样,慢慢的就进入疲劳期,慢慢的就被淘汰了。
哪些勤奋刻苦的人,用努力和时间为自己构筑了护城河。很多时候,低调甚至平凡的普通人,用勤奋构筑的护城河,可以宽广到超出你的想象。甚至会人觉得,他的积累如此之厚,根本无法超越。
职场里有句话,叫做生命的意义在于折腾,还有个更通俗的说法,叫做主动找罪受,进步更神速。当然,正常的情况下,咱们不用如此偏激,能够在可以承受的压力之下,尽可能的勤奋,就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关键三、敬业精神——不要做“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这个词,在我们国家格外常见。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缺乏一种“精确精神”。
工作也是如此。很多人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较真到那种程度。或者,行了行了,反正也没人看没人检查。
这说到底,其实是缺乏敬业精神。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需要大量为之付出和努力的员工。而优秀的员工,也一定是极其敬业,能够将工作做细,将细节做到位的人。
树立一种细化工作的意识,对企业的成长极为重要,也是很多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当然,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那怎样去培养这种意识呢?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让员工或者职员为自己工作,让他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和管理。慢慢的培养敬业精神,最后达到细节意识。
关键四、责任心——小员工也有大责任
责任感应该是工作的第一要素。
也许是我们提倡了太多责任,所以才会造成它在当今社会中如此的匮乏。
很多员工在犯错之后,第一反应往往都是逃避,或者掩盖事实,意图规避责任。
这当然有人性使然,恐怕更多的是我们所提倡的与实际的情况有比较大的差距。
其实,在职场中,能力永远是通过责任来承载和实现的。能够承担多么大的责任,也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有多大的能力。
那在职场中,如何培养责任感呢?
最简单的办法:不给自己任何的借口和理由。
关键五、学习能力——今天你“充电”了吗
当代的企业,都是学习型的企业,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主导的时代。
如何保持职场的竞争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培养一种比别人学习的更快更好的能力。
知识会过期,能力和方法永远不会。
这需要我们培养学习习惯,持续不断的在某一个领域钻研,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也顺其自然的成为公司里这个领域的“话事人”,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那如何能够保持学习习惯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应用,不断的应用。
小平同志教导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应用就是检验和复习最好的方法。也许看十遍书,也不如给别人复述一遍。值得你认真的去尝试。
关键六、积极心态——拥有一颗“奔腾”的心
工作时多方面的,有成就感,当然也有压力和挫败感。
如何的正确看待工作,认识工作。我的方法是,坦然接受,不抱怨,也不抵触,扎实的建设自己。
如果你当前的位置比较低,也不用担心,有奔腾内心驱动的你,早晚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你需要的是一个牢固的根基。
有很多时候,机会其实是一种挑战,没有积极的心态,面临挑战的时候,就已经退却崩盘了,哪里还能去努力?
而且,有一颗积极的心态,平衡工作和生活,对健康也是有极大益处的。
毕竟,我们跑不够那些走在前面的人,但是,我们活得比他们久啊!
关键七、善于思考——你可不是吊线木偶
在职场里,能够把自己限制住的,只有你自己。善于思考的人,总可以找到问题的另外一个入口,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那作为普通人,怎么去善于思考呢?
我的方法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找几条出路。比如:开阔思路;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追求唯一;战略思维;借助媒体等等
这里面每一个方法说起来都是一本书。
其实善于思考,本质上是为了培养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凡事多项一层,多做一步。多往深处想,往多处想,久而久之,积累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
每一次遇到问题,思考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要惧怕麻烦,更不要逃避问题,这往往正是展示才华的绝佳时刻。不信?你看,老板正盯着你看呢。
那善于思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做事。只有想明白了,做事才能有方向。
想明白有很多方法,比如:站在领导角度思考;用脑子工作;先把自己的业务想明白;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等等。
关键八、执行力——企业不需要空中楼阁
在许多的企业中,执行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口号。
嗯,是的,口号可以喊得整天动地,而实际上却毫无进步。
那究竟什么事执行力呢?执行力其实就是从细节做起,从手边做起。
执行力的要求,往往都是结果导向。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嘴上喊得提高执行力,手里依然做着冗长的程序和毫无意义的重复。
培养执行力的最佳办法,其实就是培养耐心,从细节做起,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
关键九、不断创新——你能赢得一生
创新这个词,其实太宽泛了,在很多的工作场合中,其实并没有那么提倡创新。
但是,有一个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断的改变是必然的。
如何为自己赢得一生?
沉淀,思考,改变,然后扶摇直上。
这其中,必然有很多的辛酸和不如意,这里暂且不提。那么,过程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思考和改变。这也叫做创新。
关键十、懂得感恩——辛苦并幸福着
感恩实在太重要了,甚至比你想象的都重要。
到了一定的年纪,必然会走上一定的岗位。这个时候,茫然四顾,四处可能都是绝壁。
那就应该好好想一想,打拼了这么多年,感恩之心去了哪里?
学会感恩,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换位思考。可惜很多人,甚至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毕竟人都是自私的,这点无可否认。
那么,高情商的人,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可以不着痕迹的为他人着想,一定是心怀感恩之人,也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瓶颈期,得到上天的眷顾。这不是什么人品守恒,更不是玄学,只是人世间最简单的因果关系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