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仪式感”

作者: 杨筱桃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6:53 被阅读39次
记忆中的“仪式感”

现在没点才艺都不敢结婚,结婚成了“表演”。灯光秀,才艺秀,T台秀,歌曲秀……

弱化婚礼形式,弱化了仪式感,反而加重了无关紧要的“秀”。

因为“秀”的重要,连婚庆都搞不懂,婚礼的“礼”,那种仪式感究竟是什么?

快要结婚了,我选择婚庆只有一个标准“仪式感”。布置装修简单、干净就行,但是流程必须有仪式感。要么符合西式婚礼的要求,要么得符合中式礼仪规范的要求。

因为从小到大让我记忆深刻地都是那些有仪式感的事儿。

记忆中的“仪式感”

奶奶家每到周末就要包饺子。别看只是个包饺子,那也是相当有仪式感。

时间是固定的,每周五下午。分工也是明确的,爸爸做之前硬件工具的准备,准备面板,擀面杖。奶奶准备软件,和面,准备饺子馅儿。后来变成了爸爸。

然后就是包饺子,爷爷总是拿来“木头旮瘩”坐在面板旁,“居高临下”地包饺子。

奶奶虽然看不见,但却能熟练地揪出来大小一致的剂子,熟练地擀皮儿,饺子皮儿中间还有个小包包。

爸爸负责包饺子,还有最后的煮饺子。

我一般都在一边拿个小面团玩儿。然后看着他们做完这一系列的事儿。然后就等着饺子出锅。

每周都这样,每次都一样,包饺子,就成了我们家里非常重要的仪式。

小时候,还有一件事儿我觉得特有仪式感。就是爷爷刮胡子。

爷爷刮胡子的工具装在一个小金盒子里,里头就是老式的刮胡刀和刀片。

爷爷刮胡子的时候,先是烧水,然后端一盆温水到屋里,放在衣柜前。因为衣柜上有镜子。爷爷会在镜子下放个凳子,然后把盆放到凳子上。

然后爷爷就拿来香皂,在肩膀上搭条毛巾,再从柜子里拿出小金盒放在凳子上。

爷爷先用温水把毛巾沾湿,然后用毛巾轻轻慢慢地擦有些胡须的脸颊。之后再抹上肥皂,弄出白花花的肥皂沫。打开小金盒子,取出来刮胡刀,刮胡子。

刮胡刀走过的地方,就像冬天扫雪的现场,一片白中露出一道被铲去雪的地皮。刮胡刀也在爷爷的脸上留下一道刮去胡子和肥皂沫的洁净皮肤。来回几次,肥皂沫从脸上消失了,胡子就刮好了。

每周末,我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恒久不变的流程,就变了我心中的仪式。

还有腌酸菜,买煤球,包豆包,过春节,过各种节……都是有仪式感的。

在我小时候的生活里,在那个过去的年代里,仪式感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是为何现在我的生活里,却少了这种仪式感?

我们生活水平好了,日子却过得随意了。

记忆中的“仪式感”

相关文章

  • 记忆中的“仪式感”

    现在没点才艺都不敢结婚,结婚成了“表演”。灯光秀,才艺秀,T台秀,歌曲秀…… 弱化婚礼形式,弱化了仪式感,反而加重...

  • 仪式感

    仪式感这个词是现在非常时髦的讲法,仪式感时刻提醒着我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记忆中对于仪式的期盼除了...

  • 记忆的仪式感

    想念是一种仪式。 真正的记忆与生俱来。 现在, 只想记住那些温情的岁月。 哪怕, 会如昙花般的短暂。 一些微小的事...

  • 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

    没有仪式,不是说就会没有了记忆,只是这样的记忆太依稀和容易被遗忘。 仪式感,或许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 生活中...

  • 第14周|周总结

    这周回家了,没有带计划本,只能凭记忆回忆这周的过往了。 1.阅读《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

  •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我也来说说。 什么是仪式感?仪式感,就是人们在仪式中的满足感...

  • 记忆中的仪式

    作为普通人,从小到大,记忆中的仪式并不多。 最初的仪式,似乎可以追溯到小学时的入队仪式,九月的金秋...

  • 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样才能过得有滋有味。如果没有仪式感,生活就感觉可值当纪念记忆的东西过少。为我们的记忆丰富内容 为...

  • 仪式感让生活更鲜明

    前不久,朋友圈某位老友发文“越发觉得仪式感会让生活变得越加鲜活”,配图:书架咖啡与书。记忆中“仪式感”这个词再度鲜...

  • 年----怜悯的时光记忆

    每到年关,就愈发回忆起以前的年。 如果生活中真的有仪式感,那我仪式感的启蒙,就是过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小,记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f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