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湮叔
来杭州的第1408天,心理有些感触,想说说:
1.杭州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是在2014年12月25日,结束了长达4年多的晃荡之旅,来到了杭城。
2.初来杭州,口袋里只剩500块,那时候我唯一想的事情是“在这里活下去”。
3.在毕业的前几年,几乎没有做过任何正式的工作。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此之前没在任何一家公司呆过3个月以上的时间。
4.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工作经验,但我毕竟是幸运的,第一份工作就进入了互联网公司。那一年,我的目标只有2个,“第一,养活自己。第二,迅速地掌握一项谋生的技能。”
5.2016年的时候,我发现我遇到了一些瓶颈,并开始考虑一系列问题,“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一个月能给公司带来多大价值?我的工资为什么是这么多?我想要赚到2倍以上的收入,我应该做些什么?”
5.2016年整个一年都很纠结,生活、工作、感情没有一样顺心的,但那又如何呢?人,总是要不断往前走的。所以,从2016年7月到2017年1月,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我都在寻找突破的方向。做新媒体、做保险、做公益、做兼职模特等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尝试,没赚到钱不说,还欠了好几万。
最后,其它都失败了,只有公益这件事坚持下来了,并且在公益里获得了很多锻炼的机会。
6.2017年2月到4月,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最后,确定下来一些关键词:“文案能力、整合营销、新媒体运营、带团队经验、讲课经验、数据分析能力、很强的抗压力、负债给我的动力、10多年独立扛事儿的经验。”
7.2017年4月份,机缘巧合找到现在的工作,说实话,那时候真的就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一,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可以有机会去亲手组建一个团队。第二,这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以前真没干过这种事儿,心里没谱。
8.2017年6月至今,可以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我能感觉到到自己的“野蛮生长”。
这段时间,我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前我工作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考虑更多的是,做好这份工作,自己能赚多少钱?而现在,我必须关心的是,整个团队能给公司带来多少价值?如何保障每位团队成员的收入?如果规划团队以及团队成员的成长?
9.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考虑的都是以上这些问题,而现在似乎又遇到了瓶颈。
曾经我以为,公司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公司的利益保障了,我们的利益才有保障。
但最近忽然发现,这个想法或许并没有那么正确,为什么?因为,公司的利益我决定不了,这其中存在太多的变数。
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人,团队中的每个人。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
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团队?这个团队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公司领导有多么的认可团队创造的价值,并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报酬?这些报酬要如果公平的分配到每一个人的手里?同时,我还必须考虑,每位团队成员的成长空间有多大?上限在哪里?整个团队的上限在哪里?公司给到的空间上限在哪里?
以前工作,考虑的就只是业绩、业绩、业绩,而疏忽了每位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不曾为自己的团队成员多思考这些问题,公司上层领导是不会替他们考虑的。并且,我始终觉得,如果只是拿“工资”来维系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的话,未免太脆弱了。
所以,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重点思考的问题会是“如何让团队有一个稳定的产出,并且让每位成员都有一个可期的收入和发展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