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林嗣环在写给门人张玉书的尺牍中,除了日常问候、笔墨交往外,更多的是一番谆谆告诫,说的是择友读书作文之道,可谓三句不离本行,精神上的心领神会,岂不快哉。面对张玉书这样的学生,清标玉立,打心里喜欢,定然倾囊相授。张玉书后来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官至宰相,国之重臣,应是林嗣环得意的门生之一,这是后话。小小一笺尺牍,让我们知道二人的这层关系,与张玉书及其父兄的交往,见证了林嗣环朋友圈的广阔。
与门人张玉书
林嗣环
盈盈一水耳,而徂冬及春,吾两人竟脉脉不得一语,遥望横潭别业,意树情崖帐恋之私,真与川涂俱积矣。每从徐野老处,备讯尊公暨兄翁,笔床无恙,深为慰喜。但未知横渠易室之内,今岁所读何书,所听夕何友?愚以为师友宜择,即读书宜然。且不但读书也,即作文亦然,如读无用之书,与不必作之文,干汲笔墨,耗损精神,似皆可惜。目近日名流通声气,应当尔尔。僕窃笑之,况不肖视尊体,清标玉立,非十分彊固者。读书养气,益当审慎,弟生平不肯作虚笔,寒温白署一章云人,嫌我真类如此矣。然非矜契如兄,又未肯为巨蕉伤足,遇新而说甚也。统悉心鉴,真诠小序呈寄,迂而复俚,年少得无窥人乎。字画一箑,纳诸怀袖,无可值函,尚容尚容。尊公先生烦呼名通意,尊公别业唱酬诗一卷,俟贱恙稍平,犹欲草数行题跋,拟颜鲁公之于君家,玄真子也,客冗未一。
点评:汪憺漪曰,瘦劲之中复饶妩媚。此铁崖先生称古文作手也。昨于湖上握手,备极欢洽,即慨诺佳牍相示,以为快耳。
注释:张玉书(1642—1711),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皇帝征噶尔丹。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廷倚以为重。康熙十八年(1679)主持修《明史》,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1711)《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数度勘视河工,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康熙四十九年(1710),告病辞官,仍慰留在朝,康熙五十年(1711),以七十岁高龄随康熙帝至热河,病死塞外,谥文贞。张玉书擅长古文辞,称一代大手笔。著有《张文贞集》十二卷,《清史列传》有传行于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