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十讲第二讲贤良进卷(王安石的弹劾与新旧党争)

苏轼十讲第二讲贤良进卷(王安石的弹劾与新旧党争)

作者: 莲子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5-06-24 07:02 被阅读0次

这个时候王安石坐不住了,开始发动御史台弹劾苏轼。

熙宁三年,御史台开始弹劾苏轼。这个弹劾让司马光他们非常不爽。因为弹劾的原因看起来很小儿科。

比如,当时御史台有一个王安石的儿女亲家,他就认为,苏轼当时守孝结束,从眉山回来的路上,夹带了一些当地的物品进行贩卖,相当于是在搞“代购”,这属于挣钱了。

虽然宋代是允许经商的,但是对于官员经商是有严格要求的,苏轼就是有问题的。

这件事情就不是政见之争了,是在攻击苏轼的个人品德了。

所以司马光他们为了表达对新党这些人物的不满,就提出不干了,来支持苏轼。

王安石变法称之为变法革新,支持王安石变法的这一派官员就叫新党,反之以司马光为核心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我们就称之为旧党。

苏轼也没有办法,为了避免京中的纷争,只能去外地做官。

新旧党争进一步加剧 。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苏轼十讲》

    今日在《苏轼十讲》里读到,自汉代中国就有“贤良对策”的制度,由地方政府推荐“贤良”的人才到中央去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 苏轼十讲

    请在微信或B站搜索 “大中不小啦”查看视频版,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线上读书会:https://space.bilibi...

  • 《半小时漫画宋词》干货总结(其五)

    10、全民偶像苏轼 苏轼在宋朝文坛,是神一样的存在。 如果没有乌台诗案,没有新旧党争,苏轼是不是能在北宋有一番大作...

  • 读书笔记《苏轼十讲3——苏轼和王安石交恶之始》

    苏轼在参加“制科”时的贤良进卷的第二十五篇《贾谊论》里写道“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

  • 《苏轼十讲》有感

    读着就想推荐的朱刚的《苏轼十讲》。在中国历史人物里最爱重的人物海选的话,苏东坡很可能拔得头筹。才华如此充沛,性情如...

  • 读《苏轼十讲》

    “乌台诗案”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狱,但确是第一件以出版物为“罪证”的文字狱。御史台指控苏轼“指斥乘舆”,即辱...

  • 读《苏轼十讲》

    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了《苏轼十讲》这本书。这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写的,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本书一共483页...

  • 一代名将岳飞

    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北宋的国立反而更不如前,还整天陷入到新旧党争之中,关键是还上位了几个比如宋徽宗这样的适...

  •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3

    第3天: 第6讲、新旧约再谈 第7讲、福音 第8讲、新旧约续谈 第9讲、东方的...

  • 每日练字:王安石 梅

    “墙角数枝梅”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十讲第二讲贤良进卷(王安石的弹劾与新旧党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bcg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