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五月初,在从北京回来的高速上,朋友来电话谈到一套很喜欢的房子,因为手头比较紧特别遗憾,推荐给我们,老婆二话没说就决定先预定下来。
房子是电梯直接入户,七层顶楼,可以自己开出来阁楼,的确很吸引人。
一路上,老婆都跟我说,人家是一位脑区五号的,研究了很久的房子一定很好,我们不用犹豫,正好想给女儿备一套房子。她这么一说,让我这个凡事都往好处去想的人,毫无反驳意见。
很快,看房、交款,办理购房手续。开发商是国企,一直捂盘被举报,结果遭到通报,房子必须卖,还严格限价。房价合适,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好事。
房子买完了,心事就来了,开车两套房子之间十多分钟路程,女儿回国是最理想的结果。可随后的事情发展的无法控制,她根本就没法回来,报了去上海学习的课程也只能延期,至今只能取消改在国外学习。

关于这个房子是住、是出租、还是卖出去,让我们纠结了好长时间。现在住惯了的家很喜欢,有前后两个大的露台,我种了葡萄和各种花卉,舍弃这些我付出很多精力的东西,自己心中很是不舍。
老婆就开始给我进行心理疏导,什么没有电梯,再过十几年会很难料理这些植物,还有人老了爬四楼也不现实这类的分析。最后,我决定现在的房子不卖,新房子也不出租,即便不装修,我也不喜欢别人住我的房子。
然后,就是到小区各个单元的顶楼参观,看看人家的阁楼是啥样子,楼梯是从什么地方开槽的。
其中,有一家中间单元的六楼顶楼,男主人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很开心的带着我们和朋友参观,到了阁楼,给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设计和装修,虽然阁楼面积不大,但还是装出了两套客房。
最大的亮点就是,这套房子买的时候,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还可以打开阁楼。买完房子装修的时候,才被装修公司和物业告诉,顶楼可以开出来阁楼,真的是个天大的惊喜,说这话的时候,可以看出这家男主人是满心欢喜,幸福感爆棚。

受这家男主人的影响,我们也开始演绎起顶楼的面积,可能增加出来的房间。头脑风暴演绎出来的全是完美景象,参考的就是别人家的布局。
头脑的确是很会骗人,演绎出了完美景象。当我们接受了房屋美好结构和布局,就屏弃了其它所有影响这个幻想的因素。
终于在上个月把房子的楼梯口可打开了,我急着让工人搭着梯子就上去了。可上去一看,我就不爽了,住惯了越层的标准房间,看到了斜顶的阁楼感觉很局促。整个阁楼还没有窗户,需要我们自己开窗户。
随后的两周,我自己去了好几趟,慢慢的接受了这样的斜顶阁楼,同时也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阁楼装修图片。
上周五,水泥的楼梯终于建好了,于是才带着老婆正式登上了阁楼。
她的第一反映就是,不想要这个房子了,不是开始想象的样子,黑呼呼的。我跟她说,我都已经缓过来了,开始跟她是一样的感受,可静下心来一想,阁楼就是阁楼,跟我们的越层房间怎么可能一样高,一样的规矩。阁楼自有它的特色,虽然没有想象的大,但依然可以有60多平米的客厅和客房面积,其它地方都可以设计成储藏室。
回家的路上,我又提到了先前那家的男主人,人家的面积不大,意外得到的阁楼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我们哪,头脑演绎出来的都是完美的幻想,没有考虑我们家是独立的顶楼,四面都是斜顶。
如果没有头脑预设的场景,我们完全客观的面对现实,我们会有遗憾吗!一定没有,白得的阁楼还患得患失,就是因为有所求、而这个所求背离了房子本来的存在状态,所以我们会面对真实的存在产生心理反差。
现在可以做的是什么,接受自己的遗憾,觉察这个遗憾产生的根源,现实就是这样不一定尽如人意,但现实是不随我们的意志转移的,接受了这个真实的状况,设计并装修出自己喜欢的阁楼,如它所是,随型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