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治国论

作者: 梦中夜雨潇潇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4:13 被阅读3次

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国文化史,里面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开始直到民国结束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变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个朝代都是如何运用百家学说治理国家的。今天我就按照我残留的记忆和大家说道说道。

大家都知道诸子百家起源于春秋,史称百家争鸣,当然一百也只是个虚数,也许超过一百,也许不足一百。后世也已经无法考证。其中流传最广的大抵是儒家道家兵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墨家农家等等。这里说的都是我所了解的,也许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谅解,也可以在评论区指正。

我们先从秦国开始说起吧。大家应该都知道商鞅变法的故事。顾名思义,变法的商鞅肯定是法家的。法家讲究一切皆断于法,法令一出,任何人都得遵从,即便是皇亲国戚。商鞅在变法初期就曾因为太子不尊法令而惩罚了太子的两位师傅,这也是为了树立法的威严。秦国起用法家是因为国家需要。秦国人大都好勇斗狠,不尊教化,因此才需要严刑峻法号令。

诸子百家治国论

与此同时,别的各家代表人物也都在四处奔走。儒家宣扬仁义理智信,却往往四处碰壁,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礼崩乐坏,无人遵从周朝。儒家自然被各路诸侯弃之不用。

墨家与儒家堪称难兄难弟,墨家宣扬兼爱非攻,志在制止战争,还百姓以安乐。春秋战国本为乱世,非攻止战自然也就是个笑话。

道家的人最是逍遥自在,老子无为而治,庄子安闲自在。他们渴望恢复到小国寡民,路不拾遗的上古时代。这自然是痴人说梦。

兵家混的还算不错,国家需要争夺地盘,争夺地盘就需要战争,兵家自然能够名利双收。纵横家的苏秦张仪更不必说了。他们仅靠一张嘴一个舌头就能吃遍天下,把各国君主玩弄于股掌,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大势。

名家的热衷于诡辩,总是弄一些诸如白马非马的奇谈怪论,于治国用处不大。阴阳小说家则是四处游荡,靠编故事养家糊口。农家热衷于制造各种工具造福百姓,最是务实。

时光匆匆而过,天下终究走向一统。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立国以后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便利了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秦朝依然实施着严刑峻法,一人犯罪,一群人连坐。后来更是焚书坑儒,给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损失。

秦始皇的千秋万代皇帝梦在秦二世之时就被陈胜吴广破碎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成不变。乱世当严刑峻法,治世却不能如此。秦朝亡国也在于此。汉朝时候贾谊的过秦论清晰地论述了这个观点。一句话概况就是马上得天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陈胜吴广虽然掀翻了暴秦,却终究因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被土豪阶级推翻。刘邦项羽开始了著名的楚汉争雄,最终项羽兵败垓下。汉朝建立。

汉初之时,百废待兴,文帝景帝轻徭薄赋,修养生息。他们采用的就是道家的无为。让老百姓们有田种,有衣穿。国力也开始慢慢的恢复,这段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诸子百家治国论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道家的思想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盛世。于是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当然此时的儒家思想已经有所改变。有了三纲五常,也有了君为天的思想,这正合了皇家尊君的想法。武帝自然欣然接纳。从这时直到民国初期,儒家思想登上神坛长盛不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之久,直到近代,依然残留在国人心中。

诸子百家治国论

王莽篡汉,光武中兴,东汉建立。地方豪强军阀开始慢慢积蓄力量。直到灵帝时期,黄巾起义,各地军阀开始自立门户,互相割据,又一次乱世来临。最终魏蜀吴强势崛起,史称三国鼎立。

司马炎篡魏,平定吴蜀,晋朝建立。东晋时期,各个国家又开始割据,南北朝时期开始,而这整个时期合称为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官不看才学,采用的乃是举荐制度。官员们被世家门阀牢牢把控。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后来又有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这里就描写的是王和谢两大世族门阀。

在这种时代氛围之下,有才学却没有势力的士子们迷茫了,开始迷恋玄学。玄学源出于道家,却更加的玄幻离奇。他们整日坐在荒山或者林中谈天说地,说神道鬼,当时被称为清谈,现代话说就是瞎扯。其中竹林七贤是代表人物。与此同时,印度佛教也开始渐渐地在中国悄然传播崛起。宣扬来生的佛教被很多百姓笃信不移。

隋朝统一南北朝,国家又进入大一统。隋文帝首创科举,至此,寒门士子亦可做官。隋炀帝暴虐,唐朝取而代之,史称隋唐时期。唐朝国教是道教,因为唐朝皇帝姓李,所以说太上老君李耳是他们的祖先。这也是为了神话自己。佛教也在唐太宗时期因为护驾有功获得了很多特权。

自唐朝开始,以后的各朝各代大抵就是儒家为根,佛道出世,百家并用的态势。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感兴趣的请加微信公众号,大家一起讨论。

诸子百家治国论

相关文章

  • 诸子百家治国论

    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国文化史,里面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开始直到民国结束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变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

  • 诸子百家与职业信仰—杂家

    诸子百家皆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周室有名无实,各国争强,各种治国理念应运而生是为诸子百家。 杂家的理念是把握时机,商...

  • 诸子百家与职业信仰—纵横家

    诸子百家皆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周室有名无实,各国争强,各种治国理念应运而生是为诸子百家。 纵横家是借助外物,借外部...

  • 诸子百家与职业信仰—法家

    诸子百家皆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周室有名无实,各国争强,各种治国理念应运而生是为诸子百家。 天有法则,人有规则是法家...

  • 孔子论治国之道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论语中孔子对治国的论道,孔子说:“治理一个兵车上千的国...

  • 论学问与治国

    政治家们往往瞧不起学者,说他们是书呆子,然而历史上有好多幼年王子即位,他们对于处理国事虽然远未成熟,但在学者们的指...

  • 中国历史上对人性的三种学说

    谈到人性,中国文化里面有三种学说,基本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 ...

  • 中华文化的核心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是汉字还是书画?是唐诗还是宋词?是元曲还是明清的小说?是儒学还是诸子百家的治国...

  • 诸子百家的理论与对称性

    诸子百家之理论,甚是繁杂,儒、墨、道、法,争论不休,然而当时皆是为天下寻求出路,一定角度上看,都是治国、治民之道。...

  • 荀子与韩非子,性恶论的一体两面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形成阶段。诸子百家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论主张。荀子是“性恶论”的典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子百家治国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gu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