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同学当堂笑场了。
我读了一个单词 while,当时我在板书,底下两个女生“哈哈”笑出了声音,毫无顾忌,肆无忌惮,一点也不加掩饰。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啊,就是怀念初见时的单纯美好和善良。和学生的相处,最多就是一个学期,再多点时间就要爆炸了。
整理下,发现一些奇葩的现象。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这些现象有点令人心疼。现在的孩子和我们的边界感很不一样。
如果学生找你帮忙,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帮了一次忙后,会一而再再而三来找你,并且觉得理所当然。
有个别学生来问问题,如果当时被TA的好学精神感动,认真辅导并且送出鼓励的话。那么在课堂上以后你就会听到TA奇言怪语,无厘头搞怪。
文章开头提到了这个女声,开学初出于好心,我把手机借给她和她妈妈通电话。第二天她就翻脸不认人了。
关键是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一批,一个群体。
不晓得我们老人家和十多岁的群体代沟这么深。处理不了,控制不住,只能实行“敬而远之”“相敬如宾”的政策,从一开始就保留很大的空间,到后期空间被侵犯后还有后退的余地。
刚才有个同事说她被同学取外号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班里的学生当面叫外号。虽然那个外号没有恶意不带侮辱性,但就是感觉被侵犯了。
上学期带的学生今年不带了。一个学生碰见我,开口就说:“现在我的英语进步了!进步很大!因为不是你教我了。”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这个学生上课就打瞌睡,作业也不做,不学无术无所事事。课堂对他多次提醒、耐心劝导,全然无用。
我的心疼了!疼得能听见它破裂的声音!看了他眼,我也很冷酷,顶回他一句:“真是苍天无眼啊!”
也许我们是自视清高。在他们眼里却啥也不是。
需要的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