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

作者: 修源正本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16:42 被阅读0次

花影

[宋代]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唿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是一首咏物,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幺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有人评论说:“上瑶台”比喻小人在高位当权;“扫不开”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三四两句以太阳刚落,花影消失,明月东升,花影重映,比喻小人暂时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从诗人一生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的情况来分析,产生鄙视群小,痛恨官场腐败的感情也许是可能的。但诗歌作为文艺作品,它显然不能是生活的实录,它比生活本身应该更概括,更集中,更有典型性,因此,一定要坐实哪一句即喻什幺人或什幺事,难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了。

相关文章

  • 花影

    那味道,清香 是一楼书城角落里的花瑾 烦躁,无已的烦躁, 像是蚂蚁啃食着皮肤 像是万千蚂蚁啃食过的皮肤 捧起书又放...

  • 花影

    文作者:小错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初阳起,晨光照, 几簇花团,成影成双, 共处一室,相益得章。 一株二乔绿桃,...

  • 花影🌸

    窗前明月影 百合花儿香 满天星点缀 良宵续华章

  • 花影

    【花影】泪眼问花梦不成,碧空如水夜云轻。雁书难寄意万重,留得孤影陪月明。2017/6/29

  • 花影

    【花影】泪眼问花梦不成,碧空如水夜云轻。雁书难寄意万重,留得孤影陪月明。2017/6/29

  • 花影

    绿荫带长者在下棋绿荫外汽车修饰两旁的环境符号 鸣笛,被草木的眼睛囚禁部分沙尘,回来射杀半道陌生阳光尔后翻滚坠落,干...

  • 花影

    姹紫嫣红 流金岁月

  • 花影

    恰好路过的花 刚刚看过的书 一点小小的思绪感悟 它们都是平庸日子里的点缀 我喜欢用文字记下来 如月下的花影婆娑 亦...

  • 花影

  • 花影

    那天,无意发现路旁开满了各色鲜花,刚下过一场小雨,小花儿们都竞相露出了美丽的笑脸,迎接新的一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nu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