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读《童年的消逝》:被选召的孩子与告别仪式

读《童年的消逝》:被选召的孩子与告别仪式

作者: 人文主义狗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23:01 被阅读0次

《童年的消逝》

一、童年是社会产物

“童年不同于婴儿期,是一种社会产物,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这是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的引言中给我上的第一课。习惯于把幼年,童年,青年,成年当做一个年龄阶段的我,没有想到过,童年本身是一个社会概念,而年龄段是一个社会事实,我们不能将社会概念和社会事实混为一谈。

在书中,波兹曼谈到:

童年的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与科学、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以及宗教自由一起,大约在16世纪产生,经过不断的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

的确,中国人也常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们更加关注下一代的教育,成才。我们把儿童送入学校,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都是在向社会宣告一个事实: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年龄分类,也是一个社会的人口与文化结构。当儿童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前,必须有所准备。在此之前,儿童的童年是需要被保护的。

既然童年是依凭于社会的结构,经济的繁荣程度而存在,就必然存在着不充分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使得童年在一些地方成为不可能。这一点在热播的美剧“我的天才女友”以及电影“何以为家”中得到了体现:

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为了不过早的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孩子自己争取童年是令人痛心不已的事情。

我的天才女友:教育可以延长童年 何以为家:社会结构和经济阻碍童年的发展

总之,没有童年这样一个社会概念,文化却完全可能生存。

二、童年和成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但是,尼尔波兹曼谈论的童年的消逝却不是社会结构与经济条件的不成熟所带来的,而是指的是在电视传播的时代,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正逐渐变得模糊。

①在中世纪,孩子处在一个以口语沟通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跟成人一样的社会范围,没有分离机构加以限制。他们有机会接触该文化中几乎一切的行为方式。——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一个7岁的男性都是一个男人,除了他不会做爱,不会发动战争。

中世纪:儿童和成人没有区别

②但是印刷和社会识字文化的出现,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的定义:

成年人是指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这样的一种概念最初是一个中产阶级的想法,因为中产阶级才能够负担培植这个概念。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唯有通过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对羞耻感的培养,儿童才能被改造成一个文明的成人。

海蒂与爷爷:放羊和读书的海蒂

③与需要经过训练的识字文化不同,以口语和视觉效果为主的电视文化的兴起,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迅速的打破。电视播放节目在同一时间把同样的内容传递给每一个人:成人和儿童。

当儿童开始接触到之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时,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三、互联网时代的童年危机

不仅是电视文化的兴起,在互联网的时代,儿童几乎可以接触成人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以游戏“王者荣耀”的玩家年龄结构分布为例。由于《王者荣耀》本身没有公布具体的用户年龄层占比,前述第三方数据供参考:

根据极光大数据《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比3.5%,15-19岁用户(含18-19岁成年用户)占比22.2%。此外,通过腾讯浏览指数平台统计,最近一个月,浏览+搜索王者荣耀的用户年龄分布(注:此处并非实际用户)如下:12岁以下占比3.62%,13-17岁占比14.50%,18—35岁用户占比71.14%。   

这个数据还未将通过成人身份证注册,实则小学生的群体考虑在内。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横跨了整个人类的年龄结构。各个年龄阶段的代际关系正在被重塑,儿童从互联网中获取的信息,已经和成人没有差别。在中国,这种没有差别甚至体现为,儿童获取信息的能力超过了成年人。

四、成人的儿童化?

“童年并没有消失,他现在正在向所有人兜售。”

这是我在浏览《童年的消逝》一书的豆瓣书评时发现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有一个令人深思后觉得毛骨悚然的问题:如果说现在媒体正面向印刷时代的最后几代人兜售童年,那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们还需要保持童年的需要吗?

曾听人说,前辈们的时代有星球大战,有星际迷航,而我们的时代有复联,有X战警。我们的童年有大风车,有动画王国,有灌篮高手,有网球王子,现在的孩子的童年有:熊出没。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不断地被推送到眼前,现在的孩子还会去接触那些曾经塑造了我们的冒险精神,给我们感动的动漫吗?

不得而知。

或许,童年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一个社会阶段的产物,被保存在了大数据的云端,随时准备被兜售。

在第一代口袋迷成为了新的购买力时,口袋妖怪的新无印篇也开始呼应最初的无印篇。

口袋妖怪新无印篇:智爷永远长不大 数码宝贝剧场版2020:第一代都成年了

数码宝贝也是挖掘出了第一代的人物,准备在最新一期的剧场版中让太一与亚古兽挥手告别。届时,会与许多的数码宝贝迷高呼:童年结束了。

五、童年是梦,是冒险。

不管是哈利波特的长大,还是纳尼亚传奇的结束,都曾经让我们体会到过长大的滋味,带着成长的疲惫,冒险终归会结束。

纳尼亚王国不对成人开放

新的冒险仍然存在,只是被选召的孩子不再是我们。

相关文章

  • 读《童年的消逝》:被选召的孩子与告别仪式

    ​ 一、童年是社会产物 “童年不同于婴儿期,是一种社会产物,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这是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

  • 被选召的孩子

    “是的,我一直在等一个人。当我还是幼年期时,我一直在等一个人。我不断地等待,可是那个人始终没有来。当我进入成长期后...

  • 读《童年的消逝》

    联系当下节日文化的一点思考 媒介层出不穷,我们不再依赖单一的渠道获得娱乐和信息了,新媒介有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

  • 醒醒!你可是被选召的孩子!

    这个故事我读过好几次了,但每次读起来的含意都是不同的,其中的蕴涵的哲学道理也是非常之深。 班里的一个同学因为各门功...

  • 我是被选召的孩子吗

    如果说有那么一首歌,不管何时听到都会嘴角上扬热血沸腾,那《Butterfly》肯定榜上有名。 还记得那个声音歇斯底...

  • 守护孩子的纯真——读《童年的消逝》

    新媒体的出现正在使孩子们飞速地向成人的世界进发,然而很少有成年人能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他们为孩子的早熟而自豪,...

  • 童年的消逝 |书评《童年的消逝》

    童节来临了,童年,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字眼了。童年时代,应该是纯真的、无忧的、甜美的、具有梦幻色彩的。童年的绚丽多彩...

  • 终将消逝的童年 ‖《童年的消逝》

    读《童年的消逝》大概开始于16年的12月初,之所以选择了一本关于童年的书,或多或少是因为即将为人父母的...

  • 【一日一logo_day_25】勇气

    这是「60天60个logo」的第二十五天。 这次的,如果您的童年也和我一样,熟知那关于八个被选召的孩子的冒险之旅,...

  • “童年”的循环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

    导语:本文着重从“童年”的诞生,“童年”消逝的原因和表现谈论尼尔·波兹曼对于“童年”“儿童”的看法,并进一步分享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童年的消逝》:被选召的孩子与告别仪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pe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