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益生菌,天朝的妈妈一定认识很多名称:妈咪爱、培菲康、合生元等。天朝儿科医生也最喜欢给开这些。这些都是益生菌吗?
我们先要来明确2个概念: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由于其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以防止和治疗腹泻,便秘。
益生菌:是指对肠道微生态有益,有助改善肠道结构和功能的非致病性的微生物。有些益生菌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防止致病菌种植,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有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消化,发酵原本不能消化的膳食纤维,贮存短链脂肪酸形式的能量。在各种微生物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被认为是两种最重要的有益肠道健康的菌群;大量研究显示,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和乳双歧杆菌BB12等为数很少的菌株才符合益生菌的要求。
益生菌的定义是对人体只有益而无害的活菌。不是所有细菌制剂都是益生菌制剂!益生菌是为了改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得到改善不仅仅是为了消化吸收,更是为了提高肠道免疫功能。肠道免疫功能增强,会刺激全身免疫功能。所以,真正的益生菌制剂,其适应症的第一项应该是改善免疫功能。要想通过益生菌调节免疫,至少需要服用3个月。
凡不是模拟母乳喂养婴儿肠道正常菌群而生产的细菌或霉菌制剂,也会对肠道健康有一定帮助,但是作用相对局限,比如有些针对抗生素使用后,这些只能称为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与益生菌制剂有所不同。益生菌制剂不仅利于肠道吸收消化,而且会通过刺激肠道内免疫细胞,刺激全身免疫。而微生态制剂只是对肠道健康有一定作用。微生态制剂是药物,要遵医嘱,不要长期服用,不能当做保健品服用。但当宝宝出现胃肠感染、服用抗生素等情况下,遵医嘱可以服用一段时间。对于宝宝过敏等情况需要长期服用(3-6个月),必须服用益生菌制剂。
我们来看看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含有哪些:
复合活性益生菌:综合性菌种,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醋酸菌。
米雅BM:宫入菌(即酪酸菌)芽胞活菌制剂。
丽珠肠乐:双歧杆菌。
金双歧: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辅料为:脱脂奶粉、乳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枸橼酸、蔗糖、硬脂酸镁。
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
培菲康、贝飞达:长型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
思联康:婴儿型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
妈咪爱:枯草杆菌+粪肠球菌
合生元:婴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双歧因子)
Culturelle:鼠李糖乳酸杆菌LGG
UDO:干酪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
Nature plus:双歧杆菌、凝结杆菌、开菲尔乳酸杆菌
这些菌群里面哪些是有危害的呢
粪肠球菌:过去认为粪肠球菌是对人体无害的共生菌,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它是严重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潜在致病性。肠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死亡率达21.0~27.5 %,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或过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有资料统计,在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中,肠球菌感染居第2位;腹腔、盆腔感染,肠球菌居第3位;败血症,肠球菌居第3位,病死率12.6%~57%。同时,肠球菌由于其细胞壁坚厚,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表现为固有耐药。
另外,美国研究人员在《医学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粪肠球菌能产生有害化学物质,破坏DNA,进而引起促发直肠癌的基因活动。因此,International Probiotics Association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均建议:益生菌中不宜使用肠球菌!预计不久的将来,我国政府也会出台限制肠球菌用于微生态制剂的规定。
布拉氏酵母菌:一些微生态制剂中含有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在临床试验中曾报道了一些病人在服用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后,有胃部不适或腹胀感。
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枯草杆菌:还有一些微生态制剂中含有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枯草杆菌,这三种芽孢杆菌均为需氧菌,据称其有效机理是进人肠道后可通过耗氧效应,造成肠内环境低氧状态,创造有利于厌氧菌生长的环境而发挥作用。但问题是也促进了有害厌氧菌的生长。而且,据报道蜡样芽孢杆菌还是条件致病菌,具有潜在致病性,临床上可致脓肿、肺炎、骨髓炎、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以引起食物中毒最为常见,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居前3位。
因此虽然微生态制剂的种类较多,但早期开发的一些微生态制剂,由于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往往存在安全或质量上的隐患,建议妈妈在使用时进行适当选择。对于妈咪爱、培菲康这些含有粪肠球菌的微生态制剂一定要慎用!
益生菌又该如何选择呢:
1、考虑细菌的菌株,是否属于益生菌的范畴
2、要考虑每单位包装内细菌的数量,不小于10亿个。
3、制剂中的添加剂不应含牛奶、鸡蛋、麸质、不能额外加糖、脱脂奶粉等调味剂。例如宝宝腹泻了,腹泻时易并发乳糖不耐受,如果服用含有乳糖的益生菌会加重腹泻或者延长腹泻时间。又例如有些宝宝一吃某些制剂就长湿疹,原因就在于这些制剂中添加牛奶鸡蛋等会导致宝宝过敏的添加剂了,所以妈妈一定要阅读说明书


肠道是否会对益生菌制剂产生依赖?
肠道内细菌100%都从外界进入。只能适应肠道厌氧环境的细菌才会驻留、繁衍,形成肠道内正常菌群。肠道内正常菌群是动态变化的。最早的正常肠道菌群来自母乳喂养过程。当人体肠道受到病原菌、抗生素、过敏原损伤时,需服外源性益生菌调整,所以不会形成依赖。
服用益生菌初期为何有些宝宝会出现腹泻等情况?
少数宝宝在初次服用益生菌时可能出现大便变稀,嗝气增多或放屁屁增多的现象,这是益生菌在肠道内清理并代替恶生菌的过程,是在调理宝宝肠道平衡的过程。所以菲妈建议服用初期给宝宝的稳妥办法就是先少量添加开始,让宝宝肠道有个适应过程,能够耐受第一次的量了,再慢慢增加到建议服用量。
总结一些需要补充益生菌的情况(根据波士顿儿童医院医生Dr. Manion的建议):
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预防新生儿坏死性肠炎);
剖腹产的宝宝(没有从产道中得到益生菌群);
奶瓶喂养吃配方奶粉的宝宝(没有从妈妈乳头皮肤和乳腺管中得到益生菌群);
有过敏问题的宝宝(湿疹,食物过敏或者哮喘);
急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秋季腹泻以及其他腹泻)
对某些胃肠问题可能有效(消化不良、食道返流、肠绞痛)
进行了抗生素治疗之后(抗生素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儿童随父母外出旅游时(预防旅行者腹泻,也就是俗称的”水土不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