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跟朋友一起出门吃饭,又被问到了一个老问题“你怎么不锁门啊?”
我一般就笑笑“没事的,我晚上睡觉都不锁门的。”
背景信息是这样的,我就住在店里二楼,店面在人较少的街道,大门是玻璃门,锁门不像普通房间那样方便,加上门口就有摄像头,斜对面两百米就是派出所,所以我如果短时间内出门都不会锁门,晚上睡觉也不锁门,两年多都这样。
这位朋友听了特别诧异,你不怕小偷进来吗?你不怕被劫色么(_)
“哈哈,现在都移动支付,小偷进来也找不到钱,其他也没什么贵重物品。”
最后他来了一句“我可没你这么强的安全感。”
安全感?这个词提醒了我,为什么我睡觉不锁门呢?
主要是懒,其次是对附近治安比较信任,当然这也可以说是缺乏安全意识。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
有的,从心理层面来说,表明了我的三个特点:
1、安全感。我不仅是对外在的治安信任,更主要是内心安定,自我是比较稳定的,自我的疆域也是比较宽广的。
2、开放。开放有两层意思:
- 一是我是对外营业的,有时候短暂出门,虽然店里没人,但是也方便顾客进来。
- 二是愿意接纳他人。这里就说一个现象,很多人做公交车,都会首选坐在靠过道的一侧,这个位置有多好吗?没有,主要是这样可以阻止别人坐到里面去,自己就有更大概率一个人坐两个坐位了。我以前也这样,现在会主动先坐到靠窗户的座位,这是主动接纳并方便他人,这是一种合作的心态。
3、希望。不锁门怎么跟希望扯上关系呢?还真有。不锁门是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意识,除了不理性,没经验,还有一点,就是觉得即便被偷了也不那么难以接受,因为没什么大不了啊,我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所以对损失就可以有心理准备。
上面说了三点心理因素,其实都是比较隐性的微弱的,劝告大家请务必锁门。
最后说我另外一点改变,现在一个人走夜路都不怕鬼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