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黎手记(十二)

巴黎手记(十二)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23:18 被阅读0次

沿着塞纳河的旅程差不多走完了,最后一站是拉德芳斯。它是巴黎的一个现代主义风格城区,都是庞大的高层建筑。法国人对历史崇尚,对现代也有自己的解读。这个设计独特的现代建筑,有一点凯旋门样子与拿破仑的大凯旋门遥遥相对。虽然战后重建是法国的艰难时期,但是他们还是启动了这个庞大的拉德芳斯公共建筑规划。

在拉德芳斯一切都是巨大的,超大的建筑,超大的拱门,超大的水池,巨大的购物中心,还有广场上那些巨大的现代抽象雕塑。由于建筑规划中实行了人车分流,所有的交通从地下进入,所以地面上就是一个开阔的公共广场,园林,步道接近一公里。原先这里希望能够吸引资金逐步建成欧洲最大的现代主义建筑群以及住宅区,但是由于规划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除了几栋孤零零的办公大楼,平时很少有人。除了工作时间,这里非常冷清。

为了挽回这样的局面,法国人又把市中心的地铁延伸到了这里,并且搬来了更多公共部门,也鼓励开发商建造住宅积聚人气。不过由于这些小区设计都比较注重外观,而忽略了内在的宜居性,加上价格昂贵,空置率非常高。社区的周边也没有街头咖啡座和好的购物中心,这是浪漫的法国人难以接受的。

不过拉德芳斯现在还在建设中,它为法国人争了很多面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过去的半个多世纪,这里的现代建筑物已经历了五代的设计师。从第一代的“诺贝尔塔”,第二代的“索亚特塔”,第三代的“伊尔夫塔”,第四代的“新凯旋门”,以及最新竣工的“EDF塔”,法国人一直努力规划着他们心目中的“新巴黎人中心”,然而除了少量移民和一些外国游客,这里实在太缺少人气了。

19世纪以来巴黎经历过两次规模比较大的改造工程。现代建筑有着的体量巨大的特征。但建筑毕竟是为人所用的,而不是一个雕塑,一个纪念碑。法国建筑界也在反思新现代主义走到目前面临的窘境,如何真正将城市规划与人们的生活完美融合,可能是许多地方都会遇到的问题。法国人的傲慢让他们在历史与现代中纠结不已,然而时代发展的脚步无法阻挡,脱离现实的一厢情愿结果不容乐观。

《巴黎手记》的最后一个章节介绍了法国的地铁,四通八达,到哪里都很方便,里面还有各种特色的站点和店铺。感觉非常像上海的地铁,这段足不出户的日子,非常想念往日自在的时光。上海现在也发展的很好,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好地方。以前身在其中,总觉得想看随时可以去,有时间会更向往外面的世界。然而世事无常,一个小小的微生物就搞乱了所有的节奏和秩序,大家都需要重新适应。读完这本书,写下想去看看的地方,期待重启之时愿望能够达成。

相关文章

  • 巴黎手记(十二)

    沿着塞纳河的旅程差不多走完了,最后一站是拉德芳斯。它是巴黎的一个现代主义风格城区,都是庞大的高层建筑。法国人对历史...

  • 对于巴黎的记忆,始于11.13

    很难想象,自己对巴黎的记忆和记录,都始于2015年那次恐怖袭击。从那时候,养成了写手记的习惯。 手记一 | 巴黎今...

  • 巴黎手记(十一)

    知道蒙马特高地这个名字,是有阵子经常听美术讲座,了解到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在这里生活过。它的位置是在塞纳河的北边,那...

  • 巴黎手记(九)

    沿左岸往南走,有一片屹立在老城区中的现代建筑,它就是蒙特巴纳斯,标志建筑物蒙特巴纳斯大楼像竹子一样伫立车水马龙的火...

  • 巴黎手记(十)

    19世纪建造的加尼埃歌剧院才是巴黎真正壮观的歌剧院。它是新古典主义折中派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所谓的折中是由于设计师...

  • 巴黎手记(五)

    从国立图书馆顺流而下,塞纳河边的帕西有许多办公大楼。其中一些建筑物还建成了桥的样子,虽然设计看上去非常吸引,但是实...

  • 巴黎手记(八)

    游客在巴黎必逛的景点凯旋门,卢浮宫,香榭丽大街都在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南北的中轴线上有协和广场,协和大桥,皇家大道...

  • 巴黎手记(三)

    法国人是生活在传统中的现代人,他们把两方面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在法国人的日常用语中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他们称那...

  • 巴黎手记(二)

    作者看过很多关于法国人的书。其中有一本《六千万法国人不可能错》,副标题是“为什么我们喜欢法国,但是不喜欢法国人”。...

  • 巴黎手记(一)

    一直喜欢写巴黎的书,王受之的这本不能算是旅行书,却带我们从很多角度去观察巴黎。书中没有作者介绍,也没有推荐序言。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黎手记(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mq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