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美国

作者: 浪的虛鳴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08:30 被阅读0次

原作:《孔子とアメリカ》 原作者:中谷宇吉郎  译编:浪的虛鳴

提及孔子与论语,在我们这一辈年轻一代里,已经成为了跟不上时代的标本。我也曾试过用「子曰乎?」的回答逃避那些被老一辈教训的时候,更何况在现今世代的青年诸君当中,就算问他们“论语”为何物,大概有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过。

论语在我的高中时代,作为修身的课程,我也听过它的讲义。但因我太不当它为一回事,其中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记忆中大概只记得有说过一些修身、齐家、然后如何对待朋友、继而治理天下的话。

从文字表述的方面来说,可能有一些偏差,但作为处世训而言,论语那种首先从近身事物开始做起,继而覆盖至更广范围的根本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如此角度看来,我觉得现今世界之中,最能按照已逾二千年的古早的孔子所教授的“从身边做起”去实行改变的,就是美国。说起美国,那就是物质大国,说起美国人,通常都被认为是只主张实用性的人。诚然美国人的确有这一面,但从其他角度来看,也能把美国人说成是“非常具体地考虑自身的事情,有从切身事物开始解决问题的习惯。”

美国人的人生观第一步,便是首先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开始。他们的健康保险制度实行得非常好,致使在病患时不会受得困扰。退休之后,为了不成为儿女的负担,很早就着眼于年老后的准备。主要来说,在生活上很具计划性,总之以自身生涯为第一考虑。然后对邻人也非常亲切。在半路上汽车抛锚了而显得张皇失措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停下车问候一句「车子出问题了吗?需不需要帮忙?」在暑假全家出行的时候,也能把狗只与盆栽交给邻居去照料,或者直接交托门钥匙。可能其中有互相交情非常深的缘故,但就算交情一般,邻居大多也会乐意帮忙。

正因为从如此的切身事物去开始改变,所以其总影响不到全世界,以至全人类。说得难听一点,便是只要自己变得好就可以了。不过在相反的情形之下,换言之便是对于自己的亲人与邻居几乎不太在意,但对于关乎全人类和全世界的事情却会去关注考虑。

我从来到日本的美国人口中听到很多的提问,其中最让我感到刺痛的是「日本人对于认识的人非常亲切,但为什么对待陌生人总是显得不甚友善?」的问题。那是关于在电车与火车中占座与让座的话题。在处于论语依然幸存的时代的日本,我想应该是看不到如上文所述的那番美式风景。

注:译文只负责翻译原文所述内容,而作者所持的观点立场与译者无关。

引译声明:1.原作品均为著作权保护期限届满的文章,并未构成任何侵权行为;2.翻译作品版权归翻译作者所有;2.未经翻译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翻译作者;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相关文章

  • 孔子与美国

    原作:《孔子とアメリカ》 原作者:中谷宇吉郎 译编:浪的虛鳴 提及孔子与论语,在我们这一辈年轻一代里,已经成为了跟...

  • 美国孔子爱默生

    今天,读到爱默生的诗《紫杜鹃》,原来,不同的译文版,意境差之千里。 其实人生也然,同样的日子,我的世界你怎么会懂?...

  • 恕(2)

    03 “与生活讲和” 2000多年前的孔子强调:“忠恕之道”。 现代的美国心理学教授莫里说:“与...

  • 孔子与孔子公园

    在敦煌市区,有一座城市公园,其树木葱茏,花草茂盛,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虽在闹市,但,闹中取静,颇有雅趣。 记...

  • 对外汉语教学分享-茶文化体验课

    教学机构:美国北卡Wheatmore High School孔子课堂 教师:洁 学生:美国9-12年级学生 文化活...

  • 老子与孔子

    人们过去常提及有关孔子与老子之间的交往的故事,最多的莫过于:孔子的弟子问老子是怎样一个人,孔子回答:老子...

  • 孔子与《论语》

    一、为什么要读《论语》 1.认识自己 价值观与知识 2.认识祖国 历史与语言 3.认识世界 分歧与共识

  • 与孔子对话

    “先生……”微小的木铎声中夹杂着我怯怯的声音。 他闻声,缓而抬头。几声脆响,轻轻地,是放下竹简的声音。双目与他的眼...

  • 孔子与孟子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二人生平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

  • 孟子与孔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与美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si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