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觉(sensation)定义为,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特定模式的神经信息,这种神经信息传递至大脑,形成刺激在大脑里的表征,使我们对这个刺激产生最初的体验。
2.感觉的三个属性,即换能、感觉适应和阈限。
心理学家用换能( transduction)一词来表示把物理刺激(如光波和声波)包含的信息转换成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换能发生在感觉神经元检测到物理刺激(如振动的吉他弦产生的声波)时。一个特定的刺激到达一个感觉器官时会激活特定的神经元,即感受器。然后它们会把这种兴奋转化成神经信号。这和条形码读取器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只是条形码读取器是一种电子感受器而已。
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是指感觉器官对持续存在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越来越小的现象,就好像你会逐渐适应泳池的冷水一样。
绝对阈限指的是能够产生感觉经验所需的最小物理能量。
3.“色彩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
“声音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
“颜色和声音都是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4.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关于投射的小故事: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佛印禅师,看到佛印禅师正在打坐,于是就在佛印禅师身边坐下,学着他的样子。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禅功”已经入门了,便忍不住向佛印禅师问道:“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佛印禅师看了看苏东坡,赞叹道:“好一尊佛!”
苏东坡听到禅师的赞赏,十分高兴。随后,佛印禅师随口问苏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呢?”
苏东坡与佛印关系不错,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平日里总是你来我往地调侃,这个好机会苏东坡怎么会放过呢?于是他就毫不客气地说道:“好一堆牛粪啊!”然后自己就在那里哈哈大笑。
佛印禅师也没有动怒,只是坦然一笑。
苏东坡以为自己赢了这场论禅,于是逢人便说他赢了佛印禅师。他的妹妹苏小妹知道这个消息后,找到苏东坡,说道:“哥哥,赶紧收起你的话吧!你都输了,还好意思说自己赢了。”
苏东坡不解地问道:“明明是我赢了,怎么会输呢?”
苏小妹说:“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禅师才像牛粪。”
听了妹妹的话,苏东坡惭愧得无地自容。
5.对“如果眼睛瞎了,心就点亮了”和“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的理解
看的见的东西不一定真实,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从眼见为实,到眼见为虚,需要用心去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