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论语新诠第十七章(7)【1577】2025-7-12
(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释词】齐景公,名忤臼,齐国国君,公元前547至前490年在位。“君君”,君像君的样子,第二个“君”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像君一样行事,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是同样的结构。
“信如”,假如真的。“吾得而食诸”句,“得”是得到机会的意思,引申为可能、能够;“诸”是“之乎”的合音。
【大意】齐景公像孔子请教怎么治理国政,孔子说:“要君王像君王的样子,臣子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真的军务不像君王的样子,臣子不像臣子的样子,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子,那么就算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导读】这段话是孔子正名理论用在政治上的具体例子,今天也还适用,我们甚至还可以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教师不像教师,学生不像学生,厂长不像厂长,工人不像工人,干部不像干部,这个社会还能运转得下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