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论语》学习国学
《论语》中的“小人”以及周比

《论语》中的“小人”以及周比

作者: 刘向雄_ | 来源:发表于2016-04-10 11:38 被阅读86次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什么是小人?现在认为小人是溜须拍马,攀权附贵、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挑拨离间,打击异己、花言巧语,能言善辩、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等等,尽是贬义词。

《论语》中的“小人”则没那么多贬义。更多指的是德性不高,一心追求利益的人,而这样的人,也就是普通人。如孔子说他的弟子樊迟时,也说樊迟是小人(小人哉,樊须也),说的是樊迟目光只放在种庄稼(稼)、种菜(圃)上,没有远大的目光。又如说女子和小人难以相处(难养也),和她们离得近的时候就不会尊敬人(近则不逊),离她们远的时候则心生埋怨之情(远则怨)。此处的“小人”,理解为小孩也可以,或许理解成普通人也行,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孔子也感叹晏平仲很善于和人交往,交往越深,别人对他越尊敬((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从这几个例子来看,“小人”一词并非现在的贬义,就是我们普通人。

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常常相对而出,之后还有不少,不一一列出。本文说说“周”和“比”。

周,就如同一个圆,君子在其中,并不偏袒任何一方。

比,就如同两人相站,有高有低,可引申为比个高低。

君子行事,不谋自己的私利,公正地处理事务,不会因为亲疏而偏袒,不会以自己的好恶之心去处理事务,大公无私,因而别人都会信服。

小人行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得多少,利益少了就不去做,利益多时就抢着做,做了事情得利少就有怨恨,做了事情得利多了就当作自己应得的。这是小人,想想我自己,看看自己周围,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也就是《论语》中的小人。

要做个君子,不是外在的“彬彬有礼”的君子风范,而是要从自己内心的一念之间就是个君子,做事之前,看看是否存在有私意,是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事,如果有就去掉它,按照“合理”的念头去做,按照公正公平去做,在每天每时都这样要求自己,慢慢就会修养有德性,就会自内而外都是君子了。

(向雄读《论语》之二十四)

相关文章

  • 《论语》中的“小人”以及周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什么是小人?现在认为小人是溜须拍马,攀权附贵、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挑拨离间...

  • 2022论语分享第182篇:团结与勾结有本质上的差异

    【论语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释义】 “周”和“比”的本质区别在于,“周”是...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 周,周全、普遍也;比,前后紧随、朋比勾结也。二者皆指与...

  • 小人2019-02-16

    小人 《论语》中的小人,主要以道德修养而论。在《论语》中与君子对举的小人都有贬义,指言行不正、品格不良、修养不佳、...

  • 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关于论语这句话,很多的译文是这样理解的:“周”指团结周围的人,“比”原义指...

  • 论语中的小人

    一、哪些人属于小人? 1.2犯上作乱者,是小人。一则破坏秩序,二则破坏稳定。 1.3巧言令色者,是小人。巧和令具有...

  • 2-14 君子周而不比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集注》 周,普遍也。比,偏黨也。皆與人親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

  • 039| 读《论语》,思德育

    今天上午整理书柜,又打开论语熟读一二,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君子和小人的关系,...

  • “小人之相,特征突出”:小人在谋害你之前,通常有这4个举动

    01 《论语》中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一个正人君子,绝对懂得什么是仁义以及正直。相反,小人只会看着自...

  • 小人和君子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的“小人”以及周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mb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