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偏着头往前走,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个造型奇异的自行车。
“栋栋,快来看看这个车子。”大伯依旧满脸笑容。
在我印象中,大伯的脸上从来都是带着笑容,没见过他愁眉不展的时候。
大伯生来一副贪玩的性格,若不是生了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他一定会走遍大江南北。
母亲走到自行车旁边,摆弄着自行车把手。
这是一台标准的山地自行车,是我喜欢的调调。
车身是墨绿色的,带点条纹。把手笔直,左右各有一个变速器。前后双齿轮,十四档变速。
这些配置听起来都觉得很酷。
可我却把目光放在杯架上。
“这底下不能放杯子?”我指着自行车下面的横梁说。
“就是哦,刚才那些,这里都有个杯架,这拿水多方便。”母亲迎合着我。
说实在话,这个杯架根本是鸡肋,像我这种骑自行车上学,总共不超过十分钟的路程,真的会需要放杯子吗?
可事实就是这样,我总是被一些边缘化的细节牵着鼻子走,反而忽略了本质的东西。
“没杯架不行。”我执拗的说。
大伯到时一语点破我:“杯架拿来干啥子嘛?要用,单独买一个就行了。”
我天生喜欢原配。
说直白点就是原产的。东西一定要是配套的,我是不接受额外搭配的。
“换一辆吧。”我很固执。
“我都看过了,这辆很不错。大梁钢圈刹车,都很合适。”大伯说。
我却为了一个杯架,否定了大伯的选择。
母亲说:“老板,拿个带杯架的自行车嘛?”
“小兄弟,我给你说嘛,这个车子真的可以。我给你换个杯架的,车子没得这个好,这是实话。”老板语重心长。
我却笃定要杯架。
僵持不下,老板没办法说:“这个车子不配杯架,但是有安杯架的位置,杯架要单独加钱。”
“多少钱?”母亲问。
“十五块钱。”老板说。
“十五块钱,你就送我们了嘛,扯那么久。”大伯说。
我听说可以单独买杯架,还是也原配的,也就妥协了。
老板却死活不让这十五块钱。他一直抱怨说:“这个自行车都没咋个赚钱,再让个杯架,我都是亏本了。”
“啥子十五块钱就亏本了哦,哪个相信嘛?就这么定了。”大伯理直气壮,一步都不退缩。
老板环视我们三人。
大伯面容坚定,母亲看着大伯,我则看着母亲。
最终,老板摇摇头说:“行嘛,行嘛。”
“拿出来安起。”大伯说。
老板很快就把杯架安好。
大伯让我起了几圈。
没啥大问题,母亲就付了钱。
从那时起,我也是有车一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