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身体的原因吧,从2016年9月份开始,我毅然决定戒酒。
从宣布的第二天起,我滴酒不沾。那一刻,我都无法相信曾经嗜酒如命的我会成功戒酒。
事实是,从那时起,我两年多一直未喝过酒——无论何时何地与何人。
今年除夕晚上,在弟弟家过年,他一向不喝酒,我也许是心情郁闷的缘故吧,突然想喝上那么一杯。
虽然是农村的土米酒,酒的浓度不高,也就30多度吧,那天我却喝多了。入口的感觉不好,没有久违的清香,一股呛人的味道直入咽喉,我有一种强烈的拒绝感,可是为了面子,我还是强压住那种不快,口中说:“没事,没事,可能久不喝的缘故,再来一杯”。两杯下肚,我有些头晕,于是草草吃了点菜,匆忙离席。恰好隔壁的四叔看见,热情地招呼我去他家,于是又喝了两杯,这一次,我是没有面子了。直接呛出门外,也不顾礼数,直接回了家。
这一晚,我是翻江倒海,一夜没睡。自打喝酒以来最狼狈的一次。
第二天,我又故伎重演,又喝了两杯,这次也好不到哪里,又被自己坑了一次。
从那以后,我不再喝酒,身体还是那样,只不过对酒是望而生畏了。
我想,酒还是那个酒,只是我戒酒两年,自然地排斥它了吧。
回想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以能喝闻名四方,我信仰的一句话是:“无酒不成席”、“酒是搞好关系的最好的东西”。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我想,我每年喝的酒肯定不少于三百斤。
当喝酒豪爽时,你的身体就会提醒你,二十多年的“酒养”也让我的身体亮起来红灯,各种不适接踵而至,面对妻儿,我发誓:戒酒。
没有想到的是戒得如此轻松,我自己都有一种失败感。
年初二以后,我对酒想了很多,我想酒还是那个酒,它的醇香依然,它的诱惑依然,只是,我的关注点不再那儿,所以,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我爱的东西了。
从酒联想开来,我觉得,朋友也一样,如果你们很久没有任何来往了。那再次的相聚肯定也不如当初那么自然、和谐。
鲁迅笔下的“闰土”也许反映了这种隔阂吧。
人如酒一样,味还是那个味,只是我们的关注点不一样,时间一长,便不解个中滋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