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大山与小溪的对话——“生与死的遐想”》中塑造了大山和小溪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的意像,通过对两种鲜明意像的对话,体现了作者对默守陈规和不思进取的态度的批判,高度赞扬了积极向上和开拓未来的精神的决心。“大山”和“小溪”象征着新旧时代交替下,思想界无形的战争。
从内容看,作者想象力的丰富,所塑造的鲜明意像,具透出一种单纯哲学的两种思维。戏剧式的对话中,有着物理式的相对论,如“它至高无上的存在和生命的永恒”和“嬉闹喧哗是溪水的性格”,刻画出静止与运动两种状态。“你不能安静点儿吗”和“那我的生命就结束了”点明了标题“生与死”。阐述了生是一种新气象,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圆满和新生活的全新开始。
本文最美丽之出在于它的如诗画般的艺术特色,拟人化的山水形象和诗意化的对话相结合,有寓言般的警示作用。意像鲜明,象征意味蕴藉,山水如画之中有一位“大家闺秀”安闲地酣睡于此,强烈的对比,使湖水意像更具讽刺意味。
作者更是借用多重对比,“大山”与“小溪”的性格对比,“湖水”与“小溪”的生存态度对比,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度到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比,皆衬托出积极向上,勇于开拓未来的精神。意像“小溪”诸多反问,也揭示了作者对大山故步自封,愚昧无知的不满和批判。
“再见——我的远祖”是小溪最后的话,也是作者在本次心灵自我探索中的总结,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新生活、新时代的宣言。本句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神来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