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说不得”

作者: 酒言醉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21:22 被阅读154次
如果这是人心该多好?

前几天《中国新闻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网红”书记刘家义:对山东“黑”的最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评论并分享朋友圈了。可惜今天显示又被作者删除了。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我挺喜欢的一个刊物。但是最近很多文章不是违规被禁止,就是作者删除了,真的是莫名其妙,让人忍不住多想。

我记得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

山东一位省政协委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山东官员思想保守,官僚气太浓,原来说山东落后被认为是负能量,现在刘家义来了,直指山东痛点,很多官员纷纷表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我还评论了几句,发表了一下无意义的感慨。

本来反映的是事实却成了负能量,现在领导定调了,还是说了原来的事,就成了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了?这分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山东官员,乃至中国官员还是“官本论”,唯领导是从,哪有正义、素质、道德可言,还是为了保乌纱帽的利益,都是些墙头草。

不知道我这样的言论会不会被封杀啊。

在简书,曾经出现过一个很“飞扬跋扈”的人物,她写了一篇关于山东的文字,很多东西涉及到官场。

这篇文章当时阅读量达到了九十多万,光打赏就一万多,点赞更是数不胜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简书这样的平台,首次出现这样现象级的文字,到目前为止好像也就仅此一次。

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记得这件事了?可能只有简书的老人们会有些印象吧。

这位作者原来在腾讯工作过,写文章时在美国,据说山东省委宣传部曾经要求她删除那篇文章,甚至要她的单位对她施加压力,她还讽刺的回道:你以为这是山东啊。

这么火的一篇文章,最后还是被简书连人带文章一起封杀了。

我一直在想,中国人是傻还是聪明?很多不合理的东西都能忍受,坦然接受,那的多傻啊。

后来我觉得是我太傻,中国人是真聪明,看破不说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忍则忍,不当出头鸟,因为说了也是白说,反而引来麻烦。

我们习惯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有超强的忍耐力,任你怎么摧残压迫,只要别人不反抗,我也能做到忍气吞声。

人们都怕成了出头鸟、替罪羊,最后被秋后算账,然后争取到的利益被那些看热闹、随大流的不劳而获了。

我们最近的大罢工就是这样,明知道被侵犯了利益,但是都忍着,观望、随大流,看大家怎么办。

一旦有人闹起来,大家还是蛮团结的,可能是在国外的原因,大家显得众志成城,尤其团结,我觉得这点比在国内时强多了。

有时我们希望大家团结,但是大家团结起来时很多人又该害怕了。

很多事情一直都存在,我们却说不得,不能说,这是多么的虚伪啊,不,应该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悲观,而且这样的悲观也无意义,空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罢了,其实我还挺讨厌自己这种假正经的样子。

相关文章

  • 总有一些“说不得”

    前几天《中国新闻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网红”书记刘家义:对山东“黑”的最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评论并分享朋友...

  • 职场中,你曾当了谁的炮灰

    职场里总有一些迫不得已和说不得的委屈,也,总有一些人被当作炮灰,就如食物链等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么你强大,否则...

  • 欲说还休

    总有很多时候,想表达的东西比能表达的东西多很多。每当这时候,整个人就慢慢膨胀,说了有说出来的苦,说不得有说不得的苦...

  • 读书笔记——为什么而写

    我们之所以写作,就是因为生活中总有一些无法言说的东西,要么说不得,要么说不清。而小说的事件和内容把这些无法言说的东...

  • 说不得说不得

    今天下午,我上班迟到了。 一进门,前台同事就敲玻璃窗催我赶紧接待客户,这时一位年长的同事这时对着我们说,领导说我们...

  • 2019-11-28

    每每烦躁,总有很多感慨,不得说,说不得。很多烦躁的人通过语言向我透露。想逃离,实力不允许。

  • 梅凉,风一样的姑娘

    说不得深秋的枫叶,说不得雪地的梨花不,那是梅。说不得谁爱谁多久说不得那日的午后,蝴蝶满山飞少女的你满山追逐,笑声充...

  • 说不得

    多说是错,说多是劫...

  • 说不得

    我所听到的我都以为是事实于是我撑起伞等着在雨中与你相逢秋叶黄了的时候我问秋天是否是凋零的写意你说,说不得等待收获,...

  • 说不得

    说不得,多说是错,说多是劫。 ——据传是佛语

网友评论

  • 自由的代驾:以前我也会假正经,现在知道什么叫“脸小不说话,力小不拉架”
    酒言醉语:@自由的代驾 哈哈
  • 简书_红豆:写篇山东的简书文章能有90w+阅读1w+打赏? 那简书得有多少山东作者啊~这牛逼会不会太肿了🤔
    简书_红豆:@酒言醉语 💱 简书目前总用户数突破600万了,唉~
    酒言醉语:@简书_红豆 哈哈,不会,你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我没见过,而且谁说读者就都是山东人的,最重要的时当时简书的用户好像也就是八九十万的样子,我对此还好奇了一阵,所以记得比较清楚

本文标题:总有一些“说不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xv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