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人心该多好?
前几天《中国新闻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网红”书记刘家义:对山东“黑”的最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评论并分享朋友圈了。可惜今天显示又被作者删除了。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我挺喜欢的一个刊物。但是最近很多文章不是违规被禁止,就是作者删除了,真的是莫名其妙,让人忍不住多想。
我记得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
山东一位省政协委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山东官员思想保守,官僚气太浓,原来说山东落后被认为是负能量,现在刘家义来了,直指山东痛点,很多官员纷纷表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我还评论了几句,发表了一下无意义的感慨。
本来反映的是事实却成了负能量,现在领导定调了,还是说了原来的事,就成了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了?这分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山东官员,乃至中国官员还是“官本论”,唯领导是从,哪有正义、素质、道德可言,还是为了保乌纱帽的利益,都是些墙头草。
不知道我这样的言论会不会被封杀啊。
在简书,曾经出现过一个很“飞扬跋扈”的人物,她写了一篇关于山东的文字,很多东西涉及到官场。
这篇文章当时阅读量达到了九十多万,光打赏就一万多,点赞更是数不胜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简书这样的平台,首次出现这样现象级的文字,到目前为止好像也就仅此一次。
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记得这件事了?可能只有简书的老人们会有些印象吧。
这位作者原来在腾讯工作过,写文章时在美国,据说山东省委宣传部曾经要求她删除那篇文章,甚至要她的单位对她施加压力,她还讽刺的回道:你以为这是山东啊。
这么火的一篇文章,最后还是被简书连人带文章一起封杀了。
我一直在想,中国人是傻还是聪明?很多不合理的东西都能忍受,坦然接受,那的多傻啊。
后来我觉得是我太傻,中国人是真聪明,看破不说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忍则忍,不当出头鸟,因为说了也是白说,反而引来麻烦。
我们习惯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有超强的忍耐力,任你怎么摧残压迫,只要别人不反抗,我也能做到忍气吞声。
人们都怕成了出头鸟、替罪羊,最后被秋后算账,然后争取到的利益被那些看热闹、随大流的不劳而获了。
我们最近的大罢工就是这样,明知道被侵犯了利益,但是都忍着,观望、随大流,看大家怎么办。
一旦有人闹起来,大家还是蛮团结的,可能是在国外的原因,大家显得众志成城,尤其团结,我觉得这点比在国内时强多了。
有时我们希望大家团结,但是大家团结起来时很多人又该害怕了。
很多事情一直都存在,我们却说不得,不能说,这是多么的虚伪啊,不,应该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悲观,而且这样的悲观也无意义,空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罢了,其实我还挺讨厌自己这种假正经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