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小栈百态人生人物春秋
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作者: 陌上红裙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7:16 被阅读1464次

“阮”字,我们沐桥土话读“远”,所以,沐桥公社人武部新来的阮部长,就被乡亲们喊成了“远部长”。

到任半年后的有一天晚上,阮部长终于坐不住了,他特意赶到夜校扫盲班,郑重其事地向大家说明“阮”字的正确读音:“社员同志们请注意,我这个姓,是和‘软’同音,而不能念‘远’的音……”

“啊?百家姓里居然还有人姓‘软’,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呢!”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当然,入乡随俗。不管你们读‘软’还是‘远’,都不要紧,生活中要是遇到啥困难,大家随时都可以到公社找我!”阮部长说话干净利落。

“嘿嘿嘿,你长得这么硬朗、敦实,哪能喊你‘软部长’呢?还是‘远部长’好听!”

“有困难找你,那你家‘烧锅的’(方言:老婆)会不会吃醋啊?”

……

哄笑声四起,女社员们像一群刚下河的鸭子,“嘎嘎嘎”地叫个不停。

阮部长不怒也不恼,只转身用力将黑板上的那个“阮”字擦掉,然后,稍向前欠身,先把手上的粉笔灰拍打干净,又拍拍身上的粉笔灰,这才昂起胸,迈着放正的步子走出了教室。

“你们这些人啊,可真会胡说八道!人家阮部长可是部队转业来咱们沐桥的,他是军人,军官!你们晓得啵?”沐桥小学的吴校长用黑板擦死劲敲着一摇三晃的讲台,厉声警告女社员们。

“他年纪好像不大,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转业了?”一直没有参与哄笑的刘庄大队妇女主任刘兰花,停下手里的钢笔,认真地问吴校长。

“是啊,有点可惜呢!”吴校长一脸的惋惜,“英雄不分部队、地方,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吴校长慷慨激昂的这句话,像一句口号,在乡亲们耳边久久回荡。一个高大挺拔的英雄形象——阮部长,也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每年的征兵季节,是武装部最忙的一段时间,也是阮部长最忙的日子。他顾不上原先每天雷打不动的跑步锻炼,顾不上有困难来找他的乡亲,更顾不上回城里的家。他的全部身心,都扑在征兵工作上。

“好哇,你不讲道理!我要到远部长那里去告你!”这句话,在那段日子,成了很多受了委屈又不占上风的乡亲们的台阶和保护伞。

村里打架斗殴的、家庭兄弟不睦、婆媳不和、夫妻闹离婚的,等等等等,都在等阮部长给他们主持公道。大家都知道,阮部长最近没空处理这些事,天大的事都必须等送走了新兵再说。

“小远啊,再这样下去,我可得申请回局里了,反正你人武部部长也能代替我们处理各种纠纷。”县公安局驻沐桥公社的李特派员哭笑不得地向阮部长发牢骚。

“老哥你言重了!乡亲们本来是找你处理的,可你三天两头总不在。不像我,基本上是常驻‘沙家浜’。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碰到了,总不能袖手旁观吧,请你别介意……”阮部长说得合情合理,“当然,如有重大的刑事案件,我和公社值班领导会在第一时间报警的”

“哎呀,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哪里会介意。只是羡慕你老弟,弟妹贤惠,你在家可以当甩手掌柜。不像我家那个老婆子……”李特派员又开始絮叨起来。

说到家事,阮部长没再吱声,李特派员似乎还想说点什么,见阮部长已经扛着锄头往菜园走去,他只好打住了话头。

公社大院后面,有一块荒地,春天的时候,阮部长就置齐了一应农具,开始垦荒。路过的乡亲见了,也主动帮忙,没多久,一个用竹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就建成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阮部长虽不是农民出生,但多年的部队生活,使他对农事知识也懂得了一些。他十分珍爱这块地,细心地刨土、整垅后,又在社员家借来一担粪桶,从公社厕所挑了十多担大粪,把这块地的底肥施得很足。

他又向社员们讨来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种子,精心地播种、育苗,忙得不亦乐乎。

“人勤地不懒”“锄头底下出黄金”。入夏后,阮部长的菜园里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暗红色的苋菜,碧绿的韭菜、空心菜,细长的豇豆,带刺的黄瓜,躲在藤蔓间的南瓜,上了一层白霜的冬瓜,还有那挂在枝头的西红柿和挤在一起的毛豆荚等,可爱又诱人。

蔬菜丰收了,阮部长回家的次数也变得比以往多了。每一次,二八自行车的后座上,大包小包,堆得老高,满满的,都是他的劳动成果。

“真是个好男人,不喝酒不抽烟不赌钱,还这么勤劳、顾家……”

“人长得标致,又温和……啧啧,他老婆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

……

女社员们对着他的背影,情不自禁地夸赞、感叹,眼里满是羡慕和仰慕。

每到农闲,经常有很多人上门找阮部长,除了来反映问题的村民,也有几个纯粹是没事闲得慌的女社员。

在待人接物上,阮部长向来有分寸。男社员,一律迎进屋,床上、办公桌上、地上,随便坐。大号的搪瓷缸里,泡的是从后山上采回来自己炒制的野茶,色重,味浓,回甘。男人们大口地喝着茶,大声地聊着天,半个沐桥镇都听得到他们的声音。

女社员来了,阮部长可就慌了手脚,他首先抓起房间的钥匙,以最快的速度锁好门,然后转身将来访者带到会议室。待对方入座,他同样泡上一壶茶,自己倒一杯,为对方倒一杯,这才开始谈话、聊事。

秋天的一个下午,刘兰花主任在公社开完会后,打阮部长门前过,看时间还早,就顺步走进了阮部长的宿舍。

房间里没人,刘主任也不着急,她打算把阮部长等回来再走,正好借此参观一下阮部长的房间,也可以对这个模范男人多一些了解。

许是军人的习惯,阮部长的房间干净整洁,除了书报就是几件衣服和生活用品,再无特别之处。

刘兰花顺手打开书橱的门,一张三人合影的老照片映入眼帘,照片上穿军装的是年轻时的阮部长,并排坐在他前面的是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

凭直觉,刘兰花判断他们是阮部长的父母。从他们脸上既幸福又不舍的表情来看,可以推断出这张照片是在阮部长刚入伍那阵拍的。

刘兰花继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他想找到一些阮部长近期的照片,最好是能找到他妻子的照片。她很想知道阮部长的妻子到底长啥样。

可惜,翻了半天,没有新的发现,她只好拿起一本书,边看边等阮部长。

“秋天的夕阳,就像往井里放吊桶。”窗外的落日,让刘兰花想起了不知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这句话,她不禁哑然失笑。

“等来等去,没等来要等的人,却把天等黑了……借走一本书,读完即刻奉还!刘兰花。”她留下一张纸条,轻轻地将阮部长的宿舍门掩上,“噔噔噔”地就离开了。

刘兰花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要等的人,就坐在对面的会议室里。从她在他宿舍门前犹豫,到进屋,再到坐下不走,阮部长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想赶回宿舍,但开会的人都已散去,下乡的公社干部们还没有回来,整个大院里安静得好像就剩下了他和刘兰花俩人。刘兰花又先入为主地坐在自己的房间,再把她领到会议室来肯定是不太合适,而单独在宿舍里接待大队来的女干部,分明又不合适!

怎么办呢?阮部长在会议室里来回踱着步。他真盼望此刻有村民来反映问题,自己正好回房间,和刘兰花寒暄几句,也算是没让人家白等。

“远部长,您这是?”伙房老李经过会议室,见只有阮部长一个人,有点诧异。

“哦,没事呢,李师傅,你去忙吧!”阮部长不动声色地支走了老李,继续注视着对面的房间。

他原本想请老李去告诉刘兰花,就说自己下乡要到很晚才回来,让她先回去。可是,都说老李是沐桥镇有名的“大喇叭”,很小的一件事,经过他的嘴,一时三刻,就能传得人人皆知,而且他还喜欢添油加醋。

“这该死的太阳,怎么还不落山?”当想到的办法都行不通时,阮部长只有抱怨天上那红得像火一样的太阳。他想:天黑了,你刘主任总得要回家吧?

可那太阳老是对他咧着嘴笑,就是不肯下山。阮部长只恨手里没有一把枪,他真想像后羿射日那样,一枪把这个可恶的太阳给嘣了。

他哪里知道,对面等他的刘兰花主任,也在抱怨这一轮太阳,只是他俩抱怨的意思完全相反,尽管心情都是一样的焦急。

直至目送刘兰花主任走出了公社大院,阮部长才放心地回到房间。

“小心驶得万年船”,阮部长在生活上的警觉和谨慎,为他在沐桥公社赢得了更进一步的好印象。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一位行得正,做得正的好干部。这一点,沐桥公社的老百姓们都有目共睹。

一年后,刘庄大龄女干部刘兰花同志,因为工作成绩显著,被提升为沐桥公社妇女主任,成了阮部长的同事。

因刘庄离公社近,上任后,刘主任依旧住在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这不但为公社节省了一间宿舍,也省去了给别人说闲话的机会。毕竟公社里有好几位像阮部长那样和妻子分居两地的男同事。避嫌,历来都是女干部们对自身最好的保护,像刘兰花这样的单身女干部更懂得这一点。

除了征兵季以外,阮部长基本是隔一天回家一次,每次他都是把自行车支在菜园的路边。白菜、茄子、辣椒、丝瓜等,装满袋子,往车上一绑,脚一蹬,朝着家的方向就奔去。

有时正好碰到刘兰花下班回刘庄,刘主任也不吱声,走进菜园帮他一道摘菜,替他装进口袋,和他一起在自行车后座上严严实实地捆绑,直到阮部长骑上车走远了,她才独自回刘庄的家。

在沐桥公社,唯有她一人知道阮部长的家庭情况,知道他是因为家庭变故才提前转业回乡的。她答应过他,暂时不会告诉任何人,但希望今后能和他一起共度难关。

自从刘兰花向自己表白过之后,阮部长更不敢和刘兰花走得太近了,他知道她是个好姑娘,所以他不忍连累她。他的家庭情况,是前不久在县里开会时,县政府的一位领导告诉刘兰花的,那位领导还特意请他们俩一道上他家吃晚饭。

领导的好心,阮部长何尝不明白,但一想到病逝不到两年的妻子,想到需要赡养的年迈的双亲,想到三个未成年的儿女……阮部长就不忍再面对刘兰花那含情脉脉的双眼。

“我等你!这次回去你一定要和伯父伯母说清楚,也和孩子们说一声……”在他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她轻轻地在他的耳边叮嘱。由于重心不稳,阮部长的身子一歪,他的耳朵几乎贴到了她的脸上……

《沐桥镇的公家人(一)田广播员》

相关文章

  • 沐桥镇的公家人(三)王文娟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1. 王文娟,这个名字,在我们沐桥公社女性的名字中,可谓是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

  • 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阮”字,我们沐桥土话读“远”,所以,沐桥公社人武部新来的阮部长,就被乡亲们喊成了“远部长”。 到任半年后的有一天...

  • 沐桥镇的公家人(九)小靳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八)闫货郎 在沐桥镇的公家人当中,唱戏的小靳,曾是很多沐桥人心目中的偶像。 小靳学名靳卫国,...

  • 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假老贾,皖南青阳人士。从江南流落至江北后,落户沐桥镇。凭借一手好厨艺,在沐桥公社...

  • 沐桥镇的公家人(六)刘股长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沐桥预制厂是沐桥镇最早的一家镇办企业。厂子不大,五十来号人,销售和后勤人员占四分之...

  •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一)巴夫人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沐桥镇南依长江,北临巢湖,东、西分别是沐山和银屏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

  •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三》王文娟 沐桥公社卫生院的副院长老杨,为了让待业在家的儿子杨卫刚顶职,硬是提前五年就退了休...

  • 沐桥镇的公家人(七)老刁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六)刘股长 1. 沐桥公社盛产棉花。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沐桥人开始做起了贩卖棉花的...

  • 关于写作,一个普通人的一点体会(下)

    我的连载《沐桥镇的公家人》系列,它所反映的是沐桥镇多年前的风土人情和人物故事。那个年代是大的框架,所有的事物,必须...

  • 沐桥镇的公家人(八)闫货郎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七)老刁 从沐桥公社出门往左,约一百米,有一家老字号杂货店,店主姓闫,五十出头,土生土长的沐...

网友评论

  • 老草:爱情啊😘
  • 玉妮:看了米老师的文,再读一遍姐姐的文章,确实好啊!
    玉妮:@玉妮 嗯,老师是热心肠的人。
    陌上红裙:@玉妮 能得到米老爹的专业点评,是我的荣幸🤗
  • fsl:真正的男子汉👍
    人物描写逼真!
    陌上红裙:@腊梅5朵 谢谢腊梅🤗,总夸我😂
  • 疯哥哥l:有年代感的故事,有味道!
  • 湘梅子:👍🌻
  • 渺小中的大多数:喜欢那个时代的故事、喜欢作者的文。总有一个想法:好想回到那个时代,见证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的事。
    陌上红裙:@桂花飘落 给你点赞!现在的年轻人,最怕吃的就是苦😂
    渺小中的大多数:@陌上红裙 还是个在校学生 😃 可我觉得自己经历的苦难太少了 在苦难中 在失败中能比幸福给予我们更多 苦难帮助人们快速成长
    陌上红裙:@桂花飘落 年轻人吧?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很好,毕竟那是个苦难多于幸福的年代😂
  • 拾麦穗的路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把人物烘托得丰满真实。
    陌上红裙:@拾麦穗的路人 这篇是靠回忆编写滴😂
  • 见伊:对待感情,那是个克制节制的年代,迷人姐写得真是好看。
    陌上红裙:@见伊 命中靶心:“克制节制的年代”!👍👍👍
  • 月儿上山了:人物形象塑造完美好,故事好看。学习了。
    陌上红裙:@月儿上山了 月儿总是这么谦虚😂
  • 孟小满:照片是你珍藏的吧
  • 野猫爱鱼:像阮部长这样的好男人,如今打着灯笼也难找呀!
    陌上红裙:@野猫爱鱼 时代不同了嘛😊,必须与时俱进才好,不管是谁😂
  • 步绾:好刻板的远部长,后来和刘主任咋样了?
    陌上红裙:@步绾 后来他俩婚了!报告完毕😎😎😎
  • 铁妩:“远”部长,真是好人!俺妹这文笔啊,没的说,蹭蹭涨!🌹🌹🌹🍎🍎🍎
    铁妩:@陌上红裙 在回沪的高铁上。🌹🌹🌹
    陌上红裙:@铁妩 姐姐好🌺!贵州之行结束回沪了吧?
    嘻嘻,我在试着把记忆中的几位有故事的人写出来,但是,一边回忆一边写,好累😂
    谢谢姐姐夸我🤗,争取写得再好一些!
  • 转身sy:唉,机会错过了
    陌上红裙:@米其林餐厅 一声叹息啊!😂
  • 李想_39fc:纯真的爱情
    陌上红裙:@李想_39fc 远去的年代!
  • 娟娟新月:👍👍👍
  • 晴天的天:膜拜中,故事好看:heart_eyes::heart_eyes:
  • 三个苹果与3:最后省略号后面是什么……
    陌上红裙:@元宿周期表 呜呜呜,你又跑到这里来砸俺的场子😂😂😂,还嫌在纸上电台没闹够么😂😂😂
  • 唐风汉韵1970:难怪更得这么慢,慢工出细活呢,看在文章写得这么有味的份上,俺就不再抱怨了,好饭不怕晚呢。
    另,软部长这样的男人,在当今时代几乎可以算稀世珍品了,对他的塑造很出彩,细节很耐嚼。
    厉害。是软部长厉害,还是红裙厉害?
    当然是陌生红裙厉害了,她想让软部长成什么人,那个阮部长就得成个什么人呢。
    陌上红裙:@唐风汉韵 哈哈哈,普通话普通话普通话——阮部长!!!不是软部长😂😂😂
    我确实不想破坏一个遥远的男神形象,所以,极力想用文字把他保护好😂,还有那个刘兰花,没给她一丝花边新闻😎
    谢谢唐风老师的夸奖!虽然有点过😂
  • 非常千:阮部长姓阮,人不软:smile:
    琉璃012:@非常千 男神
    陌上红裙:@非常千 一条汉子😎
  • 米老爹:题材好,人物活,剪裁恰当。情节简洁又恰到好处地刻画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远部长。连取名字都很有用意呢!:+1:
    陌上红裙:@米老爹 有很多都是后来听说的,所以写起来很费劲,偶尔还问我哥。我父亲健在时,给我讲了不少公社里的故事,现在都用上了🤗
    谢谢老爹🌺
    米老爹:@陌上红裙 你谦虚了。这些你有生活积累的题材写得真是不错!
    陌上红裙:@米老爹 写这类的人和事,还是老爹您写得好!我算是凑个热闹😂。
    我们方言一直把这个字念“远”,那个部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帅哥,一男神🤗
  • 凭栏仙后:这个远部长够爷们儿!
    陌上红裙:@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这个品论够哥们!
  • 我是洛神珠啊:那个软部长真是好男人
    陌上红裙:@村下又春树 知道,幽默,和你的名字很匹配😎
    我是洛神珠啊:@陌上红裙 故意的
    陌上红裙:@村下又春树 远部长!!!😂😂😂
  • 翠竹婀娜:期待
    陌上红裙:@翠竹婀娜 期待你的!!!
  • 好风似水:那时候人好单纯,要是现在,容我想想会是啥光景😀
    陌上红裙:@好风似水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 彼岸晓吾_5c83:进步好快哦!就是有才气!:+1:
    陌上红裙:@彼岸晓吾_5c83 老师夸我了呢🤗🤗🤗
  • 剪甯:精彩精彩,妙笔生花:+1:
    剪甯:@陌上红裙 :relaxed:
    陌上红裙:@剪甯 谢谢这位朋友,您过誉了呢😂
  • 千年老妖婆:诙谐幽默,把一帮基层干部描写得入木三分。
    陌上红裙:@千年老妖婆 俺完全凭记忆在写当年的那些公社干部,这位部长姓阮,而我们那里人一直都把这个字念成“远”,现在还是😂😂😂
  • 风灯客:😊😊😊👍
    风灯客:@陌上红裙 🍻
    陌上红裙:@风灯客 客官里边请🤗
  • 奇宁:时代气息极浓的基层好干部,这种人是真实存在的,我见过👍
    奇宁:@陌上红裙 继续从副镇长、镇长……写起,给读者展现一副浓郁的乡村风情图。😆😆😆
    陌上红裙:@奇宁 基层是个大学校,经历是个宝😂
  • 流失的青春:一次沙发也没抢到😭
    流失的青春:@陌上红裙 😂😂😂
    陌上红裙:@流失的青春 这次怪红叶,他小子天天看兵书,神速!
  • 虬田:都过来人了,还那么规矩,真软:joy:
    陌上红裙:@虬田 拖家带口,底气不足😂😂😂
  • 金钗银环:姐姐,那时候的人都好单纯。
    陌上红裙:@金钗银环 纯朴🤗
  • 红叶拂水:终于坐个沙发!
    红叶拂水:@陌上红裙 😄
    陌上红裙:@红叶拂水 我速度慢,沙发真心少😂

本文标题: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a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