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部分考点梳理(29)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部分考点梳理(29)

作者: Coco万在简述 | 来源:发表于2022-11-10 15:58 被阅读0次

-写给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小伙伴们

 

2022年11月11日 周五 深圳 晴1130/1000 

【主题】经济学常识

【字数】1216

继续来分享第28章会计概论的余下3个考点,即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个考点。

第28章会计概论还有3个考点,明天继续分享。

第十二个考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4个)。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

按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

适用情形: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收付实现制(现金制):

以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基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配比原则

含义: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方式:

按逻辑因果关系进行配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与直接成本相配比;

按时间配比:如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历史成本原则:

含义:指各项资产应按照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优点:

(1)取得比较容易、比较客观;

(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

(3)防止企业随意更改;

(4)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前提:以币值稳定为前提。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含义:

收益性支出:在本期发生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

资本性支出:当期发生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的支出。

要求:

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计费用);

资本性支出:在资产负债表(计资产)中反映。

误计结果:

将收益性支出(计入费用)误计入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就会少计费用多计资产价值,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将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误计入收益性支出(计入费用),就会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价值,会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第十二个考点:会计基本前提(4个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含义: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作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

持续经营

含义: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业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

作用: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和长期的;

企业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

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才使正确区分资本与负债成为必要。

会计分期

含义: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计算盈亏,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对比。

会计前提: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作用:明确了会计期间的前提,才产生了当期和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货币计量

含义: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

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货币计量的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有时也辅以实物数量等计量单位。

小结: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

会计分期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的基础。

明天将继续分享本章最后一个考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部分考点梳理(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az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