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伙伙本不是一个什么好词,但在现实中却是如此。
东北哥文化最胜行,只要年龄大一些,都是哥,电话中也是这哥那哥,起始没有这种叫法的人刚接触还有点不好意思,如同电视里的黑社会,怎么能这样称呼呢?
慢慢的,成为职场风。
整个北方都是这样的风气,谁的职位大谁是大哥,说是大家谁说的对,听谁的,其实谁的职位最高听谁的。
这样的好处就是无论什么事决断快,不好的地方就是如果这个人能力不怎么样,也就会影响整个大局,一帮子人就不会再去动脑筋,反正有人说的算。
这种哥文化,我们暂且这样叫,其实是不作为的根源,试想,有谁是真的从内心崇拜一个人呢?何况有那么多哥哥,这里面肯定是参杂着表演的成份,嘴上哥哥的叫,真到了事情跟前,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哥文化最盛行的电视剧要数《水浒传》了,这里的哥们义气多少还是纯真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哥文化里有着一定的信用、信义在里面。
这里面最没有特长的要数宋江了,但也就是他才能当那个真正的大哥,其它人再有本事,只能在某一件事上做得好,要是让众人信服,那就难办了。
宋江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要变成正规军。
因为那个时候,他只有两条路,一个是自己反了,自己干,另外一条路就是归顺。
第一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因为当时朝廷的力量还很大,真要打起来,自己那点实力肯定不能和朝廷叫板。
最后,宋江还是选择了归顺。
他这个大哥是因为他能够把各路人都收服了心,能够团结各种性格的人,他就像一个粘合剂,把大家粘在一起。
现在的哥文化已经变了味,更多的是职场规则,你不这样做是行不通的,你不拍马屁,说明不会来事,不会说话,领导会不开心。
其实,这种哥文化一旦盛行起来,也没有多大的威力,很可能最后事情还是要按照它本来的样子去运转。
要按照人性最自私的方式去运行,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就要使了各种本事,只要达成即可,至于是不是,行不行,能不能,那都不太重要。
或许,世界本身就一直在这样运行,不管表面怎样折腾,最终的趋势无法改变。
人与人之间还是简单一些比较好,不要那么多的形式与礼节,行为变得复杂,不一定是好事,简单的同志关系,彼此都会轻松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