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任何一个人,我们都需要全面立体地去看他。
作为戚家军统帅,戚继光以抗倭功绩闻名后世。他镇守东南时,率领军队痛击倭寇,保全万千百姓性命,被尊为民族英雄。其廉洁自律亦令人敬佩——掌兵符三十余年,离职时家无余田,仅存藏书数千卷,尽显正直风骨。
不同于舍身取义、宁折不弯的杨继盛,戚继光为实现抗倭理想选择了另一种“妥协”。目睹战友俞大猷被迫离去的困境,他深知仅凭个人之力难敌官场倾轧,遂以非传统方式经营人脉:通过复杂渠道筹措资源用于交际,最终获得首辅张居正的支持。这种务实周旋,恰是他在明代官僚体系中维系理想的生存智慧。
《明朝那些事儿》的叙述,剥开英雄光环,展现其在时代局限中坚守与妥协的复杂人性——既有保家卫国的热血,亦有审时度势的隐忍,让这位名将的形象更具历史纵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