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千》讲了一个幼儿夭折的悲剧。
在明末的婴幼儿死亡率背景下,貌似很正常,但仔细算一下账就发现不对了。
原文开头: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妻产男......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空中钱,仅存七百。
山东科举世家第一要数新城王氏。
按照《醒世姻缘传》描述,“及至娃娃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就送到家塾里边,早晚具由家中便门出入;直到考童生的时候,方才出到街头,乍然见了驴、马、牛、羊,还不认得是甚么物件”,活脱脱一个明清版的衡水高考集中营。
据说王渔洋的祖父王象晋官至浙江右布政史,耄耋之年依然梦见自己作文没写完,跪受扑责的情景。
王大司马指的是王象乾,大司马指兵部尚书,在《焦螟》里解释过。王象乾是王家政治成就最高的一人,代表明王朝威慑蒙古很多年。
王象乾是王家的另一个尚书王渔洋的伯祖父,王渔洋官至刑部尚书,级别不低,但更像是康熙养的文宠,他头上的诗宗桂冠有许多政治因素造就的,并非真实水平体现。
王象乾是明隆庆进士,主要政治活动在万历年间,他家的会计师有“素封”之称,即不是官的官,应该为王象乾权势日益隆盛之后,《四十千》中称王为大司马,是在万历四十年前后授予的。
这年,王象乾66岁,老当益壮,后来在天启和崇祯初年也还在政坛上活蹦乱跳。
王家自王象乾祖父开始,一代代接连不断地中进士,传到王象乾是三代进士及第,王象乾是长房长孙,肯定不缺钱,他家的会计师会缺钱吗?
王家有多少钱王象乾也许不知道,但此会计师则一清二楚。依时下流行的说法,该会计就是白手套一副啊。
那么,会计师拿出了多少钱来养儿子呢?
四十千,养到3周岁。
万历年间一公石米大约0.638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600文,一公石为156市斤,则有:1市斤米2.45文。
我查了一下今天,即2017年6月5日,奶茶东家的大米,便宜的1市斤2.40元。
换句话说1文约等于1元软妹币的购买力。
40千即40000文,也就是4万元。
这个钱,会是国防部长私家会计师养儿子3年的花费?他儿子一个压岁红包收的都不止这个数吧?而且,不是还剩7000元没花呢。衣食病药都包括了,这不是养儿子,养只猫吧。
原文里有“适乳姥抱儿至”,看来请3年里请保姆的钱没算在内。
要说这个儿子死得也非常蹊跷,会计师调笑对他说:“养你的钱要花光了,你该走了。”
刚说完,“言已,儿忽颜色蹙变,项折目张。”
再一摸,“气已绝矣。”
说实话,第一感就是吃了氰化钾。
当初会计师睡醒之际,也是他儿子诞生之时。
试问,有那个父亲会在儿子将要出生时呼呼大睡?
按理,会计师生了个男孩,应该很高兴,但从字里行间完全看不出,而是“知为夙孽”。
好了,又一个隔壁老王的故事呼之欲出,他还真姓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