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五章、人际交往的秘诀:共鸣能力

第五章、人际交往的秘诀:共鸣能力

作者: 乌园长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12:13 被阅读0次

关注目录,明天总结本期阅读

如果喜欢请记得分享

5、人际交往的秘诀:共鸣能力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 )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魏泽鲍姆(Joseph Weizenbaum )研究出一套名为“Eliza”的聊天软件。这套软件与现在的网络聊天软件非常相似,到精神科就诊的患者能够坐在电脑前进行咨询。iPhone上的Siri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语音命令回答天气或股价等问题,而Eliza可以说是Siri的鼻祖。

不同的是,Siri是在网页上捜索答案,而Eliza是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核心关键词找到一定规律,以此来回答用户的问题。只要将相关的调查资料输入电脑,Eliza就能显示出相应问题的答案。

让我们看一看Eliza的谈话方式:

咨询者:男朋友脚踏两只船,我们分手了

Eliza:那你一定很伤心。

咨询者:是的,我整天吃不下、睡不着。

Eliza:大可怜了,你事先没有察觉吗?

咨询者:没有,事后我也没有怀疑过他

Eliza:看来你真的很爱他。

咨询者:是的,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看明白了吧? Eliza的谈话方式有时会再次问到核心关键词或省略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与此同时,在谈话过程中,还加入了 “我理解你的心情”“太可惜了”“你肯定很伤心”等表示深有同感的话语。

Eliza的发明者约瑟夫•魏泽鲍姆觉得人们马上就能发现这台与人对话的电脑实际上只是一台聊天机器,但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套善于理解别人且值得信赖的聊天软件受到患者、 护士乃至医院员工的热烈欢迎和追捧。不久后,为了控制局面,魏泽鲍姆不得不将这次实验的目的告诉大家,但人们很难相信他的话。

这种简易且充满漏洞的对话方式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强烈追捧呢?其原因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Eliza都能充分理解人们的心情,发挥了无限的共鸣能力。它不会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聆听人们的倾诉。它也不会提出任何反问,而是无条件地支持、支持、再支持,通过共鸣赋予对方强大的力量。

“你听见了吗?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说的话?”

“我在听,你接着说啊!”

“唉,和你说不明白,真是的!”

这样的对话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由此可见,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匮乏型文盲,而是不能读懂他人情感和内心的“感情文盲”。

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 )曾经说过:

“当我们听到一句话时,大脑会自动生成与之匹配的框架。大脑不接受所有事实,只接受与这个框架相符的事实。”

所有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框架、认识、经历和需求来规范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比起道德和理性,以认同和关心为基础的共鸣更为重要。

怪不得连平生无欲无求的佛教高僧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性欲和名誉心容易克服,但有一样终究难以舍弃,那便是渴望得到別人认同的心理”。

想让对方做一件事的时候,借助感性来表达想法不失为更加明智的选择。

第五章、人际交往的秘诀:共鸣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章、人际交往的秘诀:共鸣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nx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