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岁以前他是一位公孙,他的父亲是国王的二儿子。也许是因为是家里老二吧,就没有太多的约束和限制,所以他有二十多个兄弟。
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幺儿。母亲叫夏姬,也并不受宠爱。在公孙里,他是大概是小透明一样的角色。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在二十岁以后他还是一名公孙,但是却成了一名人质。
他所在为质的国家,这些年被连续攻伐,接连失地,两国积怨颇深。贵族公子,因为这个原因,连车马这些所谓的脸面都添置不起了。
这个时候有一位商人出现了,他渴望“暴富”,看中了他身上的“商机”,他成为了他眼中的奇货。
他对他说:“吾能大子之门!”他摇头笑了笑说:“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那个商人接道:“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他变了变脸色看得出有一些紧张,看了看面前这位志在必得的商人,也许这就是那一根唯一的稻草。
引入深语……
这时候再看,精明的商人不见了,这时候他成了一位赌徒,在深谈之后,他决定赌上一切,将自己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赌在这个落魄公子的身上,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笔买卖。
他现在一无所有,只有一个身份,没有人能帮助他。他只有眼前这位商人,他觉得他不像是一位商人更像是一位谋士,他只能相信也必须相信。
也许是王者的基因,也许他确实担心错失这次机会,他给他许了一个巨大的空头支票“分国与君共之。”
因为情况变化了,他的伯父意外去世,因为他的祖父只有两子,他的父亲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太子。
但是他的父亲没有嫡子,所以成功的关键就成了讨好他的嫡母。
他做到了,一本书上,将他的谄媚描写的淋漓尽致,不择手段的将自己的名字都改了。
贵族子弟想改名就改名,有如此简单,而且这个名字太有讨好别国之嫌,其实我猜测这大概是抹黑他,就像抹黑他儿子一样。
然而他被立为了嫡子,就能安心了吗?在这时候,两国爆发了一场惊世之战,他的国家胜了……但是,坑杀了四十万的俘虏。
这个时候,这国的国君想起了为质的他,想要杀他泄愤报仇。
他得到消息,在商人的安排下,连夜出逃,但抛下了他的妻子和他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几十年以后,也有一位人逃跑抛下了妻子儿女,甚至连老爹快被烹煮了,他还说也分我一碗羹。
他回国了,之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即位,他也成为了太子。
没想到过了三天,他就又成为了国君,成为国君后,他的妻子儿子也被送了回来。
有些人,你可与他共患难,但却不可同富贵。范蠡就是看清了这点,果断跑路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他也是吗?不,不是。
当然分国肯定有假,但是,他给了商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商人从一介商贾,成为了丞相,受封十万户的侯爷。
他当上了国君。国内,两位君主接连去世;国外,其他诸国又开始密谋联合。
国内,他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
国外,他杀鸡骇猴,彻底消灭了这天下名义上的主人。已失其主,天下共逐之。
随后继续推行着蚕食政策,今日下五城,明日下十城。一统天下历代国君百余年来的野望,似乎离他也越来越近。
也同样遭遇了失败,让另一位公子再一次名声大噪。
可惜,天不假年,也许是年轻时的困顿,也许是过度的操劳,他盛年而逝。他未竟的事业,他儿子完成了。六代人的努力,最终,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王朝,所创建的王朝架构,被后世沿用了两千多年。
多年以后,有一个人写了一本穿越小说,然后这部小说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看到了“奇货可居”这个词。
现在的我们,不爱探寻历史,更喜欢八卦野闻。在他死后,他的妻子祸乱宫闱,甚至更有人怀疑他儿子的身世。(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生前打败不了这位千古一帝,只有再他死后来过过嘴瘾。)
但是因此,他也成为有人口中的“绿帽”,成了一些小说剧本里昏庸的国君。
人们提起他都不知道他是谁,但他儿子却名耀万世。
后世的人提起这个典故,都不经感慨这位商人如何厉害,又有谁看得见他呢?
连他妻子也比他有名,据说前不久又拍了一部电视剧,但是我没看过。
从一介质子,成为了一国国君。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他不是某点逆袭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他叫——异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