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月16日《朝花夕拾》(琐记)

8月16日《朝花夕拾》(琐记)

作者: 苏东云烟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20:07 被阅读0次

      衍太太现在早已经做了祖母,或许已经是曾祖母了。那时还非常年轻,她对自己的孩子总是狠,但对别人家的孩子是好的。因此,“我们”想到她家玩的原因就不难解释了。在与沈四太太一对比,就更显突出。至于不满足,也是很小的时候,但不影响与她的感情,还是愿意到她那里去。若是受伤,到母亲那里也许还会被骂一通。但她只会细心地调解伤口,而且将来不会留下伤痕。即便父亲死了,“我”还经常去她家。之后“我”去了雷电学堂,初进去只能任三班生,明显,教室里的配置也有所不同。到了毕业之时,要到日本去,但不忘本,前辈同学特地嘱咐:要带中国袜,可之后其实没多大用途,可能只是因为爱国之情吧!

相关文章

  • 朝花夕拾读后感-杨昊泽

    10月10日《朝花夕拾》之《琐记》与《父亲的病》 《琐记》: 好词:众矢之的知己知彼乌烟瘴气格物致知惴惴正人君子 ...

  • 【文本深处觅烟霞】No8.《琐记》三讲

    同学们好,我是田玲。今天我们要一起了解鲁迅的《朝花夕拾》里的《琐记》。提起《琐记》,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人,当属衍太...

  • 鲁迅的出走-读《琐记》

    鲁迅的出走 《朝花夕拾》阅读感悟之一 “好。那么,走罢!” 《琐记》中五个字,三...

  • 朝花夕拾杯中酒之琐谈

    朝花夕拾杯中酒,先生寂寞记春秋 ~~~朝花夕拾琐谈(石青山) 许多年前有一首歌很流行,歌的第一...

  • 《朝花夕拾》琐记

    小市民阶层者始终是以个人为单位而生活,那些伪善只用于别人家。所谓伪善者,少不了两副面孔。鲁迅先生看来像在夸赞...

  • 《朝花夕拾》 琐记

    本文回忆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

  • 《朝花夕拾·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

  • 《朝花夕拾》——琐记

    这是鲁迅对衍太太的回忆。那时,鲁迅还年轻,衍太太对自己的孩子虽狠,但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很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衍太...

  • 朝花夕拾:琐记

    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

  • 朝花夕拾 琐记

    衍太太心术不正,怂恿孩子们干坏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却常有孩子爱去她家玩。她挑逗鲁迅去看淫画,还教唆他去偷自己家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月16日《朝花夕拾》(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ao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