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里的现代人,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用,可能从未想过没有自来水的困境。当然仍然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还没有解决干净水源匮乏的问题。
发达国家中的澳大利亚,城里的人幸福地享用着高品质的饮用水。可是在地广人稀的偏远乡村,很多居民仍然通过采集雨水来满足生活用水的需求。
在我移民澳洲之前。我住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不仅是个水资源充沛的省份,还是夏季洪水经常泛滥的地方,所以我从未深切感悟到水的宝贵。
澳洲南方缺水是我移民澳洲后经常听到的话题。政府长期的节约用水的教育以及不断出台的浪费水资源的各种处罚措施,让节约用水的观念植入人心。我天天洗澡的习惯也逐渐改变。每次洗澡的时间从十几分钟压缩到四分钟以内。
自从购买了农庄,我渐渐明白到水不是想要就有,而是上天的恩赐。因为农庄没有通自来水,所有生活用水和花园的灌溉都是通过收集雨水获得。如果哪一年天公不做美,大旱一场,可能好几个月没有一滴雨,蓄水池就要见底了。到时候见到的是花园和田野一片枯黄景象。
农庄的蓄水池是个高2.5米直径5米的圆柱形密封水池,在蓄水池的顶部有个宽50厘米长60厘米的四方形的井盖,我经常通过这个小窗口观察池内水位和水的品质。蓄水池通过管道联通屋顶的排水系统,可以保证收集到覆盖屋顶的每一滴雨水,蓄水容量最大可以达到36000升。蓄水池的水不仅是我的饮用水,也是我的其他生活用水来源。如果有一天蓄水池水用完了,而连续数月没有降水,农庄的日常生活就无法正常运转。这个时候我就必须通知送水公司上门续水,每车水的价格是200澳元,仅可以装进水池二分之一的蓄水量。
自从开始打理农庄,我就年年期盼雨水充沛。记得2018年是个干旱年,1月份到4月初连续三个月没有下月,蓄水池见了底。到了年末11月仍然没有等来像往年一样的暴雨季节。这一年我付费补了两次水。为了节约用水,我很少浇花,花园的植物死了一大半。那一年池塘也快干枯见底,袋鼠四处乱串找水喝。我很着急,急得不是自己没水喝,而是看见动物们受罪和满园的植物干死。
想到中国古人的求雨做法,让我有了搞个仪式的冲动。据说在中国古代乃至清朝以前,如果哪个地方发生了旱灾,在民间都会举行求雨的祭祀仪式,有时候官方也会出面主持。民间常常供奉龙王,祈求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祭祀仪式在求雨的同时,还要赶走产生旱灾的妖魔,也叫旱魃。其实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也有求雨的传统,比如在俄罗斯,如果遇到旱情,就有说法是寻找一个因喝醉酒而死的人,将其尸体挖出来沉入沼泽或湖中,有时候也会将其尸体肢解,以这些方式来求雨。
求雨真的有用吗?水的确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气候的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生存最大挑战,干旱的频繁揭示了地球上深林和湖泊的面积逐年减少。生活在乡村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对高科技发展下的世界致命的打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的进程,才是人类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