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那就是相信自己。
写起来容易,理解起来也简单。
可做起来的时候还真让人费力气,我感觉每次都像过关一样。
紧张、担心、害怕、胆怯、等复杂的思想斗争都随之而来,而这些我把它叫做不自信。
而当自信战胜了不自信时,收获的那一份喜悦和自豪,还有大家的赞美时,洋溢在我们脸上的笑容是由心而出的。
会以不同的方式告诉大家:我成功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但这就是自信了吗?
当然不止这些。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很轻松的就能战胜不自信,有人也下了功夫。
但有些人为此负出过巨大的努力,一次,二次,一年,两年,直到第十六年,才敢站在台前泰然自若的表达自我,才敢在做事的时候不怕別人说,才敢面对面的和別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这个用了十六年才能战胜不自信的经历,他告诉我们什么是自信。
在他记事的时候起,读小学3年级的时候,学校要举行一次朗读比赛,每个班级要选3名选手参加。当时他靠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傲气,当即立断高高的举手报名了班里的初选。当他看着自己的同学在台上轻松的朗读的时候,他自己怎么也没想到轮到自己上台的,红着脸站在那傻傻的看着台下的同学们。
顿时,台下一片笑声。
这一笑,把他笑下了台。这是他第一次认识了到了自己的胆怯。
而这种胆怯,我后来从一本书上获知,这是动物的原始本性,指当处在自己不安全的情况下,血会往四肢流,脑子就会有两种指令:打或着逃。这个时候脑子是空白的。
自从这次后他变得不再积极。他的父亲不断的鼓励他,在家有机会就让他模拟上台,慢慢的他觉的自己可以了,信心满满。
在初三的时候,迎来了他第二次意义上的上台。这是在他们全三年级一次毕业文艺晚会上,他报名独唱了一首歌,刚开始还不错,到高音时他唱破了,莫名的紧张感又再一次充满全身,把歌词已忘的一干二净。听着口哨声,尖叫声,他已分不清哪些是鼓励他的声音,哪些是嘲笑的声音。又不知所措的站在那。
这时现场救火员---主持人来到他的旁边拿着他的手把余下的部分唱完了。主持人送他下台的时候对他说了一句压抑了他近10年话:“下次上台前,先称称自己。”
就这样,他变得很少说话,也不敢做决定,变得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没有了自己一样,因为他害怕做不好別人会说!
从一个乐观积极的少年变的胆小慎言,活的一点都不自由,一点都不自由!
来到了大学,多姿多彩生活,让他有了些许的轻松,但他依旧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样样随波逐流。
或许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他被随波逐流的去歌吧玩,他又见到了同样的一幕,但台上唱歌的人却能谈定的,从容的,把自己的不足转变成一个大家拍手称赞的亮点。这个人好像成了他的一个迷路的灯塔,召唤着他沉睡的能量。
他跟我说他是自己导师。
我问他,你的导师是怎么改变你的。
他说他的导师告诉他:
演讲时,要记住自己和听众是不分彼此的朋友。
表演时,要记住你是创造者。
在不同的场合,记住自己的角色。你就会知道怎么做了。
就这样在他导师的带领和练习下,他完全战胜了自己的不自信。
他现在能在千人的会场上做一场即兴主题讲。他现在就像是我的灯塔一样照亮着我。
他告诉我说:真正的自信,不是你能把彩排表现的好,那还不够。而是能拥有从容,淡定,风趣,严谨,敏捷的处理临场的能力。
如果你天生有这个能力,好好珍惜。
如果你天生没这个能力,记住你的场景角色,把握每一次机会。
毛主席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你品,你细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