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物役,方可自由

作者: 李白云 | 来源:发表于2016-08-13 16:52 被阅读298次

     

不为物役,方可自由

身处尘世,人人便不可免俗,柴米油盐、功名利禄,处处羁绊,唯自由难求。

现代人,习惯了灯红酒绿,享受着纸醉金迷,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享受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人却并未幸福。最终,追求享受,却被生活所奴役,强调方便,却失去了自由。

不为物役,方可自由

柴米油盐、功名利禄皆是物质之体现。柴米油盐是你我生存的基本保障,容易满足;功名利禄则是生存得到保障之余所衍生出的欲望,无休无止。基本物质,满足温饱,即可保障生存,过多物质,温饱之余,则会提供享受。物质过多,享受之余,则更强调付出;只为享受而一味地付出,则物质反而会成为一种奴役。

看功名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生算计,方偷得浮云半日;利益场上,殚精竭虑、忙忙碌碌、一人千面,终不过一日三餐。

仅仅追求外在物质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自己,而是按照公共要求重新塑造,因此人人相似,哪里能有自由?这种人一心追求物质,精力便都留给了物质,无暇照看心灵的花园,任其荒芜,身在名利场上,处心积虑、看似得意,精神却被牢牢禁锢,一旦失利,内在的空虚便会暴露无遗,最终反被物质所累。

肉体需要有限,物质享受因此受限,但人心欲望却无止限。满足一日温饱之余,尚有它日之忧,终日无忧之时,还有山珍海味之诱;初入仕途之时,便有趋炎附势之欲,平步青云之后,更有只手遮天之望。然而,面对山珍海味无数,长期暴饮暴食,只会消化不良;不顾一切争名夺利,宦海沉浮之后,更会感到世态炎凉。

过多物欲,给心灵套了枷锁,无法随意思考,给双脚带了镣铐,不可翩翩起舞,人又怎能自由?

若一人无权无势、无钱无利,更无欲无求,可谓之平庸。然平庸者,一日辛勤,便可三餐无忧,闲暇之时,更可随心而为,难道不好?平庸者可无金钱之忧、权势之扰,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日日无畏、夜夜安眠,犹如白水一般,平淡无奇,却淡中出真味,如此甚好。

物质带来的快乐,仅仅能维持片刻,而精神上的快乐才可无穷无尽。忽略物质,方可注重精神,享受生命的纯真。

帘布半遮,阳关斑斓,诗意婆娑;咖啡微苦,茶叶半浮,恍若人生。

倘若夏日炎炎,值此方寸之间,凉意习习,岂不美哉?

不为物役,人才能保持自由。

不为物役,方可自由

相关文章

  • 不为物役,方可自由

    身处尘世,人人便不可免俗,柴米油盐、功名利禄,处处羁绊,唯自由难求。 现代人,习惯了灯红酒绿,享受着纸醉金迷...

  • 不为物役

    物与我应以我为中心,物为我用,得到了也不会很惊喜,失去了也不会很忧愁。以物为中心,我为物役,得不到时会生憎恨,得到...

  • 【岁月】不为物役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几句话,是千古传...

  • 不为物所役

    2019年2月21日星期四正月十七 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是境界高的...

  • Day49/49《加速:从拖延到高效,过三倍速度人生》读书笔记

    第五章《健康管理》 49 精神自由 不为物役的自我解放 想要保持精神自由,第一点就是保持怀疑,理性思考。 精神自由...

  • 张仲景:健康的人不为物役,而能役物

    ​当你眼中只有商业金钱时,你的生命就有危险了。有些人平时小病都没发现,以为健康,结果一次生病,居然是肿瘤癌症,一检...

  • 简单化

    生活简单 不被物役 身心自由

  • 简单生活不为物役

    简单生活不为物役。 人有七情六欲,有财富的欲望,有权利的欲望... 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 东西买得起就买,买不起...

  • 哲思| 不为物所役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提出:“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就是以欣赏之心看世间心仪之物,可寄托...

  • 人生就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

    古人说“大道至简”,生活亦主张“简”,舍去不必要的多余之物,以便心不为物所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生是一个删繁就简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为物役,方可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ty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