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阳光空气见面之前,所有人的住所是妈妈的子宫,那里温度适宜,无风无浪,胎儿们只需要负责闭目养神,吮指打嗝,伸手蹬脚,听着妈妈的心跳,透过羊水传来的声音感知外界,一切都祥和而安全。
后来住所改成了父母的床或者婴儿床,那里有熟悉的亲人的味道,能看到父母溺爱和温柔的眼神,慢慢的床上出现许多会晃动、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世界渐渐在眼前精彩开阔。
能跑会跳后家成了最大的乐园,从房间到客厅,从厨房到阳台,到处都藏着快乐的音符,到处都藏着等待探索的宝藏,好看的电视,柔软的沙发,香喷喷的饭菜,家人的谈笑,美丽的绿植,引人入胜的书籍……家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也是不管往后走了多久、走出多远仍然最眷恋的住所。
读书时学校的宿舍就是住所,和同学们嬉戏打闹,谈天说地,秉烛夜谈,游戏吃鸡,度过工作前最后一段无忧无虑的简单且快乐的生活。
工作了以后,住所随着工作的迁移而变换,有时候是合租,有时候是独居,有的宽敞明亮,也有的偏居一隅,彼时的住所只是休息落脚的地方,很少带有情感,更别提有家的感觉。
再后来和另一个人组成了另一个家,用对彼此的情感谱写自己新的住所,从刚开始的一张白纸到写成厚厚的一本书,不管怎样,那都会是一本充满爱恨情仇的回忆录。
有些人在某一个阶段会在养老院度过一段时光,那是个即令人彷徨却又只能无奈接受的住所,在那里只能用饱含风霜的眼貌似冷漠地看着身边的一切,言不由衷,强颜欢笑,更多地装聋作哑,更多地视而不见。
最终,一个小罐子或者小盒子是每个人永恒的住所,不管愿不愿意,工作人员不可能将所有的骨头都放进去,因为实在是装不下。然后小罐子或小盒子会被摆在展示架上,抑或被放入只有几平方的土里无人问津,只有一年一次的来访才能提示曾经的存在。到那时如果可以,且随风飘然而去,无处是住所,处处是住所。
不管如今住在哪一个住所,仅仅只是生命中的其中一段风景,仅仅只是寄居蟹暂时背负的其中一个壳而已,不妨珍惜,不妨努力,将这暂时的居住地变成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地方,让自己的心和灵魂暂得安放,且住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