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颜颜
时间:2018.9.19
一、读书摘要
只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别人才愿意向你靠近,愿意跟你在一起。你才能用你的光和热,点亮更多人。
二、金句
1、只有真正吸收转化了,知识才是自己的。
2、所有产出都是坚持实践的结果。
3、学会的最高标准是会教。
4、刻意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5、让练习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6、你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如何看待你。
7、任何深陷于得或失的人,也都无法从容自如地生活。
8、逆向思维是一种力求结论成熟、眼光长远的思维技巧。
9、棘手难题也往往别有洞天。
10、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想”的问题。
三、思考题
Q1、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什么?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也是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之前做事感性多一些,做一件事或决定一件事前也会好好思考,但对一件事情没有做到深入的思考,通过这周的问题带动我去思考,深知思维能力的重要去,对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爱因思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这么说,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
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问一些为什么,带着问题去思考习惯去思考,让自己进入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去,带着问题去学习。
Q2、你理解自己吗?如何证明你理解正确?
苏格拉底曾说,每个人都必须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则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理解自己包括:外面的自我和内在的自我,外在的通过测量能够认识到外表的自己。内在的自我,这个比较难。而且内在的自我也受外在的影响而时刻改变。
我有时候会自我评叛,有时一个决定会犹豫很久,做完一件事后会看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有时还会受别人的影响去做了事情,在做事情之前没有深度分析自己的需求,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这方面思考的不多,会受当时心理的影响。
有时很在乎外界的看法,有点讨好的心理,而没有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不接受自己的表现,这几天感觉到当你没有真实面对自己时,同样对待他人也就没有做到真实.以后在生活中也会去多观察自己,去认识了解自己,在出现选择时做出高效的选择。
日本服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曾经说过,什么是自我,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才会知道真正的自己是谁,然后才知道自己是谁,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以后会与学习中的自己多碰撞。
Q3、你如何评价自己的社交?参照物或判断标准是什么?
最近发现自己喜欢一个人呆着,每天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有事时会联系一下姐姐,朋友之间的联系还好也不算太多,但我发现好的社交要在生活中去互动的,保持彼此情感上的沟通,加深之间的情感,这样关系才能越来越好。
Q4、你经常关注自己的健康吗?有没有一些好方法分享?
感觉自己不是特别关注健康方面,睡眠时间大部分是在12点之后,偶尔会在3-4点。关于饮食,有时候会忘记吃早餐,平时不经常运动。
健康需要合理的饮食、运动、睡眠、保持好的心态,接下来会安排锻炼自己.
Q5、书中你不熟悉的名词术语,你查询后,和你原来的理解是否一致?如果有差异为什么?
SMART法则和甘特图两个方法之前不知道,在书中发现是管理目标的方法,在管理一个目标和多个目标时可以用这两个方法来计划和行动。在时间管理下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内心满满自在感。
Q6、假如,你能按照《加速》书中三个以上方法去做,能坚持18个月,你自己会怎么样?
通过目的建立、知识获取、时间管理、刻意练习、效率提升的方法来计划目标,坚持18个月。
我会在在时间管理上更高效,刻意练习自己的硬本领,在专业上有很大的提高,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Q7读《加速》,你的三个问题(不理解的,困惑)?同学可以帮你解答
1、 想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带着这个目标参加的读书会,发现在回答每个问题时,都是一个自我梳理和学习的一个过程。
2、 学习到对时间管理的方法?
像萌姐说的“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对这句话很有感触,当你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时,是和头脑想的是不一样的。
要听从内心的声音。
3、 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发现改变是要自己做出来。
四、启发与收获
1、爱思考了。
2、用心对待时间了。
五、学以致用
1、踏实的做事。
2、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