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聚会第七天,我发现群里有三个同学一直没有实名,说心里话,近百人的群假如不实名,如何统计是一个问题,万一有陌生人闯入借个名头,弄点啥事就是麻烦。
喊了几次,有个爱心大使跳出来了,说几十年不见的同学就应该玩神秘,就应该到时再揭开面纱,说“我建议我们的呢称到聚会后再修改,聚会:从相约→相认→相聚的过程,是四十周年来的精华,也是一个从毛头小子到花甲老人`的过程,可以一起来品味,这也是聚会的重要话题。”说的很感人。
但是过会又在群里喊,“某某为啥不在群?某某通知了吗?”还说组织者应该有花名册,分好小组,一班的两个负责人,两班的两个负责人,分别统计。
我乐了,我说,大家都不实名咋统计?你是爱心大使,谁知道你是谁呀。
然后有同学私聊我,说此人是某某,曾经成功组织过高中同学聚会的。
爱心大使又在群里说,班长你一个人统计太辛苦了,要发动群众一起通知统计,还有哪些同学没有通知的发群里,啥啥。
我说不辛苦,已经统计好了,没有同学们的努力,短短四天九十多人入群是不可能的。
有同学在群里说,班长辛苦啦!有同学私聊说,班长别生气。有同学说私下与他沟通让他实名了。
哎,莫名其妙!把开心的气氛搞得有点扫兴。
我问陆班长和燕,上次是不是你和燕主持?竟然都不记得了。问其他同学也说十二年了,没有印象。好几个人竟然一致认同我主持?幸好花同学在看碟片,上次的录像虽然质量一般,但是真的不错,有个还原曾经的记录。陆班长大吃一惊,竟然真的他主持?!他滑稽的说,“咋会不记得了?”我答,“老了。”哈哈。
我想我们少年同学时,有点羞涩,不敢仔细看同学的脸,所以不大认识。长大了,淹没在人海中,于是就淡忘,十二年前匆匆一眼,印象不深。再见面估计还是朦朦胧胧,未来渐渐苍老,记忆力下降,那真的人海两茫茫了。
更认可冬同学的话了,“一群陌生人的聚会。”想想一辈子真的很恍惚,一眼再一眼,陌生再陌生,就过了。
写到这竟然有点悲凉,心情低落起来。还是用缘分来解释这次聚会吧,参加聚会可以见上一面的,都是至少上辈子还有十年缘分没有了啊!
后续到今天下午,爱心大使终于在他网名后加上了他的实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