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辑录《飞花令·竹》一书里的竹对联。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释】
胡居士:名字生平不详。古代称信佛而不出家的人为居士,也指隐者。
寒更:寒夜的更鼓。
晓箭: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箭:古代计时仪器漏壶中的箭标,上面刻有度数,随着漏壶里的水不断下滴,箭标上的刻度依次显露出来,依据时刻报更。
清镜: 明镜。
衰颜: 衰老的容颜。
牖(yǒu):窗户。
洒空:指下雪。
积素:积雪。
袁安:东汉大臣,这里指胡居士。
翛(xiāo)然:形容自然、无拘无束的状态。
【简析】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山居的静寂和雪景的清幽,后半部分对雪怀人,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与仰慕。“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寒更”对“清镜”,有迟暮之感。“隔牖风惊竹”,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思做铺垫。“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袁安是东汉人,一年冬天大雪,穷人都扫雪出门讨饭,但袁安家却没有打扫门前积雪,洛阳令以为他冻饿死了,遂令人扫雪而入。却见袁安尚在睡觉。对于为何不出门讨饭,袁安解释说下大雪大家都在挨饿,自己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本诗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高洁、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胡居士,名不详,只知他是王维的密友,家境清寒却生性旷达,信奉佛教。胡居士的家离王维家不远。王维曾送米给他,以解断炊之困。
【名家点评】
〔清〕屈复:五六写雪不着迹象,妙句。此首逐句写去,直到结句。(《唐诗成法》)
〔清〕张文荪:写得清朗照人。末收到居士家,气浑而语切。(《唐贤清雅集》)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刘松年《溪山雪意图》(局部)
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来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境界空阔,使读者身临其境。
此句前人称之为“象外句”,实为采用“通感”手法,即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官能的交叉,以物比意,将不同类型的物象沟通起来,给人一种奇趣盎然的艺术美感。在这白茫茫的清寒世界里,诗人对胡居士的思忆更深一层。
这是一首雪夜思友诗。胡居士为一介信佛而不出家的清寒之士。全诗通过展现胡居士的形貌与节操,表达了自己固节守穷的清操亮节。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祁县(今属山西)。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和画家。王维的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为主要风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名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现存诗歌400余首。
《飞花令·竹》
《飞花令·竹》,中国文史出版社。素心落雪编著,开本:32开,定价:29.80元,版次:2018年8月第1版,印次:2020年5月第2次印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