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幅幅熟悉的图片,仿佛又走了一趟奇妙的南极之旅。
感谢济南广播电台“我的故事我的书”的年度分享,让我重回南极现场,重温南极之行的美好时刻。
回望我曾经踏足的墨西哥、智利和南极。北美洲的墨西哥诞生了诸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特奥蒂瓦坎文明等诸多文明,世界上不仅仅只有四大文明古国,还有很多不被认知、无法解释的文明,我们未知的空间太大,不知道未必不存在,这个世界需要理解和包容。流传至今的文明,大多依靠文字的力量,没有文字的记载、文字的传承,历史就要断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早已断了文明的传承,只有中国的文明一直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有了文字的记载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墨西哥、智利的那些被摧毁的古迹遗址或没有被摧毁的依然遗留在世的巨大遗迹,因为时间的力量、岁月的风化改变了原本的模样,或被改朝换代统治者的意志替代了原本的信仰和习俗,但文字无法取代。虽然生为哥伦比亚人的亚加西.马尔克斯,但在墨西哥生活了20多年,并在墨西哥完成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被墨西哥永远留在了墨西哥文学历史的记忆里,墨西哥的中央邮局因为马尔克斯在这儿寄往出版社《百年孤独》的书稿,因此成了纪念小说家的文学地标。
智利的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小城瓦尔帕莱索,因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诗人聂鲁达的居住,到处留有的诗人的影子和诗歌的印记,又一次见证了文字的力量。
“这是一座向天上延伸的城市。”(聂鲁达诗)瓦市面临大海,依山而建,房屋一层一层沿着山体向上伸展。
站在黄昏的码头,“当黄昏靠岸,码头格外悲伤。”(聂鲁达诗)
面朝大海,“远远的,海洋鸣响并发出回声/这是一个港口/我在这里爱你。” (聂鲁达诗)
我或许忘记了瓦市的模样,但我记住了聂鲁达的智利,聂鲁达的瓦尔帕莱索。
从智利的蓬塔上船,开启了南极十天的航行。南极回来也好几年了,给我震撼的想起来依旧心头一震,给我反思的依旧愁眉紧锁,这个世界污染之巨,喧嚣之甚,已经找不到第二块像南极那样无污染、安静纯净如处子一样的净土了,人类的脚步能不能慢下来,对大自然足够的敬畏,不应该踏足的就止步,世界是人类与动植物共有的家园,爱惜它们就是爱惜我们自己,保护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生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环保的概念从来没有如此强大地占据我的脑海,污染的严重程度到了生死关头,在遥远的南极海域的鱼身上竟然发现了塑料粒子,可想而知,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环境之中,鱼被污染了、空气被污染了,吃穿用行及我们的呼吸都被严重的污染了,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做不到振臂一呼,但我从我自己做起,从家人做起,少用甚至不用塑料袋,少开车,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珍惜一切自然资源。
我的《南极的诱惑》一书,得到很多尊敬的专家学者的推荐和书评,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题写书名并写了推荐语,山东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日照市作协主席夏立君和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胡竹峰都为我书写了推荐语。著名作家、山东作协原副主席赵德发及去过南极六次的著名旅行家、摄影家鞠航为我书作了序。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张期鹏、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逄春阶、联合日报专题部主任高级记者王川、著名作家陶玉山、著名作家施永庆为我书写了书评。并不是我的书多么好,是对书中环游世界的认知及南极环保理念的一种肯定,能走多远,不仅仅在脚步,更在于心能走多远。
非常欣慰的是,一个三年级小朋友曹婧童在听了我的分享后,坚定了自己环游世界的梦想,她说:“环游世界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我觉得这个梦想需要我去努力才能完成。”是的,有梦想,心就打开了,就像我对采访的记者说的:“读书与行走是开拓视野的最好最快的途径,走出去,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辽阔,不去观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2021.01.24


调试设备


观众席

主持人晓彤

分享嘉宾,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兆奇

签名的手术衣

和刘兆奇合影留念

分享嘉宾,“陶书爷爷”钱玉田
我在分享我的《南极的诱惑》

信天翁的故事

特奥地瓦坎文明遗迹
南极蓝冰


企鹅的高速公路

环球旅行家谷岳的故事

奇琴伊察的生死球场

和晓彤一起与孩子们互动

主持人晓彤


感谢顾姐为我拍照录像

同事仝鸣



接受记者采访

主任王梓
记者采访

感谢亲友团,左起吴明,顾燕霞,我,仝鸣,路小曼

左起,吴明,路小曼,我,赵保国,仝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