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不出16天后,今天终于出门了,出门的理由很简单:回老家拿一些新鲜蔬菜,其实还有一个理由,带孩子们出门透透气。

下午三点多,女儿的网课结束,我们出发。明亮的天空下,街道显得有些冷清,几乎看不见行人,偶尔有车辆来往,车子开得都不快,车内的人都带着口罩;除了一些便利店和水果店,其他都是店门紧闭;路边的一些工地上,挖土机、工程车停在已经翻新的泥土里,没有任何动静。

生活真的被按下了暂停键。
往乡间的路很宽阔,车辆却也更少了,一路开去,难得碰到一辆车,前几日搞得热火朝天的“封村”运动,现在也取消了,进村的路口空无一人,只留下大红的宣传横幅和没有拆除的红色帐篷。
到了乡下,露面的村人稍许多了起来,有的站在家门口与人聊天,有的缓缓走在路上,少有人戴口罩,或许是已经过了正月十五,或许是因为县里到目前还没有确诊病例,在村人们的脸上看不见惊慌和恐惧,生活仍旧不紧不慢地往前继续。
我们在一家小店停了下来,店门口的摊位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菜品,店主夫妇没有戴口罩,我在挑菜的过程中也有四五个顾客陆续走进来,他们都没有戴口罩,除了简单地询问菜价和称重扫码付款这些基本动作,大家没有过多的交流。

到了公婆家,两位老人正在厨房忙碌,或许是因为有半个多月没有外出了,我们的到来让他们格外开心。与他们交流疫情的情况,他们都很清楚,也难怪,这么大的事,加上村里又是发传单又是封村的,这样的力度,谁还会不知道呢?
吃过晚饭,没有多坐,拿起婆婆准备的新鲜蔬菜,我们就往回赶。
路灯朦胧、村庄安静,夜幕下,我想象着,几千里之外的武汉,现在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在我们这岁月静好的背后,无数的医务人员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他们是否吃过晚饭?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紧张而又忙碌,没有充足的睡眠,没有可口的饭菜,这样的日子,他们又是如何度过的?
报道说,很多医院都缺防护用品,我真的很难想象,在如此严峻的疫情面前,隔离措施不到位的医护人员,他们是否害怕,是否恐慌?
还有武汉的家庭,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检查组与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对话,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尸体来不及拉,一辆车要拉7、8具尸体,火化炉每天从早烧到晚······
在疫情面前,死亡变得如此的轻描淡写,都是一样的人,然而,他们却以如此草率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没有最后的仪式,没有亲人的送别,甚至来不及换一件干净的衣服,他们就这样匆匆进了焚尸炉,变成了一炉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而不幸的他们,就这样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句号,就像小时候的考试作文,时间来不及的时候,胡乱地就给了一个结尾。
······
网友评论